“非专业”村医的“专业”精神

 2018-03-08 10:52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记者 谭光吉文

1月12日,大关县高桥镇新场村卫生室。初见王群,一头齐耳短发,略微娇小的个子身着白大褂穿梭在病人中间,开方子、拿药、打针、输液……忙得不可开交。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集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功能”于一体的村医其实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更难想象,新场村仅有的3名“非专业”村医却要为全村892户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1988年,王群嫁给了高桥镇新场村的王华。婚后,她就在附近帮工、收核桃卖积攒生活费。

“我家没有土地和固定生活来源,当保健专干一年可以领120块钱。”王群回忆,最初并没有想过要涉医。两个女儿出生后一家人捉襟见肘,实在没办法,她才跟随当村医的阿姨学习简单护理知识,做起了村里的保健专干,定期下乡入户给村民打预防针。

偶尔得空,王群和丈夫就骑自行车从新场村到永善溪洛渡娘家借粮食,来回要两天时间。

生活已然艰辛,但命运却似乎很少优待她……

脊髓炎!

2004年,一个晴天霹雳砸在了王群头上,丈夫王华患上脊髓炎,软瘫在床。两个女儿正在上初中,也需要用钱,没有存款,王群只能和丈夫商量之后把房子卖了上昆明治病。回来疗养的日子里,王群每天几头跑,忙着找活做、给村里人做检查,还要抽空回家做饭,悉心照料丈夫和孩子。

2006年,由于人手不足,新场村卫生室准备将从事防预、保健的人员纳入专职。因为没有临床经验,王群心有顾虑不肯接受这份工作。村医周仙林鼓励她:自己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只要用心学,一定能学会。在周仙林的帮助下,她熟记了常用处方和基本药品说明书,就这样“摸着石头过河”走上了村医之路。每天挎着医药箱走街串户,给老人量血压、测体温;定时提醒孕妇去做产检、告知预产期;给儿童送糖丸、打预防针;到村民小组与学校开展健康讲座。最远的岩头村民小组来回要4个多小时,没有公用车辆,她就徒步往返于村民小组之间。

2006年的一天下午,王群从卫生室忙完出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不料,刚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门外就响起了急促而强烈的敲门声。

“王医生,王医生,你赶紧去救救我媳妇!”

听声音是干海子村民小组的侯某,王群将碗筷往桌上一丢,立刻跑去开门。得知侯某的妻子难产,她一边收拾急救药箱一边让丈夫通知周仙林。这些年来,遇到紧急情况,少不了要这位老搭档指导帮忙。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山路又难行,王群心急如焚。为了加快大家的速度,她顾不得步子小,只管捞袖卷腿,三步并作两步,在山林间穿梭攀援。

一番周折,赶到侯某家中时,产妇已经奄奄一息。王群和周仙林相互配合,为她静脉滴注盐水和葡萄糖。

不行,得马上送往县医院!王群想办法拨打120急救电话却没有信号,一直难以接通。无奈之下,只能请家属一边去镇上找车,一边将产妇抬下山送到接近公路的位置,直到凌晨0点才送达大关县第一人民医院。

体力透支的王群被护士安排在一张病床上休息,隐约听到产房传来孩子的啼哭,才安心睡去。

然而天不遂人愿,早上六点,她醒来前去探望时,才知道产妇因为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孩子也因为在子宫中缺氧没有存活。

“那是一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年代,一来一回,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了。”王群陷入深深的自责,从医28年来,她唯一的遗憾就是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自身医术欠佳而未能挽救这两条鲜活的生命。说到这里,她声音哽咽。

从那以后,王群默默将提升专业医术水平作为奋斗目标。除了将卫生室所有药品的说明书烂熟于心,她还经常省出一部分钱请别人从外面购买专业书籍。每天忙完卫生室的工作,都要抽空钻研医书。遇到不懂的就请教老村医,或者先划下来自己反复琢磨,有机会再去镇上找更专业的人指导,并慢慢将所学灵活运用于实际病例中。

2017年9月,凉水沟村民小组的王买珍因流产被送到村卫生室时已经失血过多,情形危急如同11年前。王群立刻和另外两名村医配合抢救,为她做了“静脉双开”,并安全送往高桥镇卫生院。

“这一次,救下了!”王群会心一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审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标签 >>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