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2-01 15:341月29日,昭通消防支队举行地应急救援拉动演练,检验全市消防部队极端天气遂行跨区域救援应急响应、救援、通信、保障等能力。
此次跨区域救援拉动演练灾情假定:1月29日14时,昭阳区靖安镇发生强烈地震,昭通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调度特勤、昭阳、鲁甸、大关、盐津中队地震救援分队、支队搜救犬分队跨区域集结出动,赶赴灾区。接到命令20分钟后,支队救援力量集结完毕,由当日指挥长带队,立即集结支队灭火救援作战指挥部10人、轻型搜救队72人携带携行装备13件套及个人地震救援携行包赶赴靖安镇实施人员搜救。支队战勤保障大队6车13人在后勤处处长的带领下第一时间遂行赶赴灾区。
29日16时,经过2个小时公路行军,支队搜救队到达第一集结点,随即支队前方指挥部下达徒步、负重,并携带救援装备行进的指令。在没有车辆运输的条件下,各搜救分队72名官兵携带个人防护装备、破拆、搜救、照明、通信等平均重达50公斤的装备和个人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携行包开始徒步。零下5度的低温、刺骨的寒风吹在官兵们的脸上,没有人喊冷、没有人叫累,走着走着大家就满头大汗,脚上也被磨出了几个泡,汗水浸湿了衣服,寒风吹在身上分外寒冷,大家互帮互助没有一人掉队。经过近5公里徒步行军,于17时20分到达5公里后到达第二集结点,司令部对各队物资进行点验后,随即各救援分队深入预设的5个搜救任务点,开展被困人员搜救。
支队去年购置了16台北斗卫星手持定位终端,为检验终端在实战中实际作用,此次演练加入了搜索定位救援科目。前期预设5个搜救点,前方指挥部将被困人员位置经纬度提示发到各队北斗手持终端,各救援分队及搜救犬分队通过北斗手持定位系统进行坐标定位,寻找被困人员,前往定位救援点进行搜救。各队获得坐标定位后,立即使用手持终端对坐标进行分析,通过经纬度、海拔高程等要素分析坐标位置,并根据方向向坐标方向进行移动。搜救中,各队官兵已经忘记了天气的严寒,也没有刚徒步5公里的疲惫感,为了更快的找到被困人员,官兵们在确定方向后均跑步赶往搜救点,最终特勤中队以最快速度找到坐标位置,成功救出被困人员,将被困人员交由120急救人员进行救治。经过近2个小时的搜索救援,其他分队均找到坐标定位救出被困人员,然后官兵们携带装备器材继续徒步5.1公里回到前方指挥部。
同时,支队战勤保障组第一时间开赴集结地点,搭建指挥部帐篷,将随着各种主副食物资相继运抵“灾区”,按照保障400人每次每餐的标准制定饮食保障预案,确保参战官兵在极端严寒天气下作业归来第一时间喝上一碗热姜汤和热腾腾的四菜一汤。紧急划拨60余万元新购置了一批小推车和急需的装备器材,支队去年新设计改装的大型器材装备运输模块车、饮食保障车、淋浴车、四顶充气帐篷等一批新、精、尖的保障装备首次亮相,实现了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模块化、整装化。同一时间,启动了军地保障联动机制,120急救中心8名医护人员和2辆急救车全程参与医疗救护保障,协调交警部门做好沿途的交通疏导、引导,修理厂技工全程现场维修,向气象部门了解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及时提醒参战官兵做好防寒保暖。
在本次演练中,支队通信保障分队出动1车3人,在移动公司技术人员配合下,提供了卫星便携站,电视,发电机,对讲机等通信装备,组建了现场卫星通信网。在现场,支队前方指挥部分别通过PTT语音通信网、动中通卫星设备、4G图传设备等多方式融合互补的通信手段,保障了指挥部、各参战分队与支队指挥中心语音通信的畅通,并将部队挺进过程图像传至前方指挥部和支队指挥中心,进行实况直播。在到达地震灾害模拟地区后,及时按通信保障预案要求调整全球动中通语音通信设备频点、PTT对讲机频点,架设卫星电话,保障现场指挥语音传输通道的畅通。期间,支队宣传报道主动模拟媒体记者对各救援点进行连线采访报道,及时将一线救援实况向指挥部传播,全程采集视频和图片素材。做好舆论监控引导,积极联系市委宣传部和市公安局网络监测部门,做到发现不良言论及时处理。(黄柏森 袁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