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党员的甜蜜初心

 2018-01-31 17:12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新闻网讯 (昭通日报全媒体 记者 吕翼汪舒)在云南大学就读法学专业的万吉莲,境界不低,21岁的她,眼下就已经是学校里的中共预备党员了。在她的眼里,爷爷万兴全是她心中的偶像。爷爷虽古稀之年,可却停不下满是老茧的手,也停不下思维活跃的脑。他用这样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一谈起眼下的生活,就诚心诚意的感谢党,感谢各级政府。

   1月21日,糖汁飘香,巧家县白鹤滩镇一个叫鱼坝的村庄,一面是滔滔金江,一面是陡峭的山梁。70岁的万兴全在一间红糖榨坊里忙得不亦乐乎,正指点着几个村民控火、调汁、舀糖。这个村庄里共有12家榨坊,因为榨糖的环节很多,多数糖坊需要请人,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一般人很难把握。作为鱼坝万氏小碗红糖的传承人,万兴全的熬糖技术得到当地村民认可。每年深秋以后,甘蔗成熟,正是村民榨糖最忙碌的时期,万兴全巡回在多家榨坊里,乐此不彼地传授榨糖技术。

   “把糖整好,才能增加收入。”

    在鱼坝村下一社不足千人的村庄里,万兴全有“老党员”、“老糖匠”“好心人”等身份。1995年,万兴全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多年的片区党支部书记。每逢榨糖季节,万兴全总要到村子里的榨坊客串一下技术指导,有些制糖环节,比如点糖就非常重要,如果弄不好,一锅糖就坏了。用石灰点糖、蓖麻油调和是万兴全最拿手的技术,他因此成为村里的大忙人,村庄里要榨糖的,都排好队等着他去指导,他却把自己榨糖的时间排在在后面。

   万兴全称不仅在技术上,在为人上也都是向父亲万朝德学的。父亲1954年入党,1963年曾在巧家营区工作。期间,巧家营没有照明电,是父亲修建了电厂,让巧家营集镇上用上电。万兴全最敬重父亲的是,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靠一己之力修建起电站。其次就是父亲常常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负责,电站机械检修、传授榨糖技术都毫无保留。再次就是父亲的“未成学业先学礼”的观念,让人钦佩。比如走进别人家的糖坊不能乱说,看见熬糖有问题,先要解释清楚,再演示给人家看,让熬糖的人心悦诚服。

   2017年巧家红糖开榨前,县里在食品安全方面设立了很多标准。万兴全积极响应,去办了营业执照,为工人定制了淡蓝色的工作服,在灶台上贴了瓷砖,还安装了监控录像,对制糖的每个环节作了监控跟踪,制糖环节公开,糖的品质有了保证。1983年,万兴全就率先修建糖坊。为了不占耕地,选择了这个不能种庄稼的、叫土地包包的斜坡。为支持白鹤滩电站建设,今年这一季的糖榨完后,他将离开这个熬糖25年的地方,重新选址在825线以上的铜厂堡。甜蜜的事业将次开始。在他的带领下,12家榨坊思想疙瘩解开了,都做好了迁址的准备。由于原来的甘蔗地将会被淹没,村民们商定,将在新选址的榨坊周围种200亩甘蔗。这样,他们甜蜜的事业就不会中断。

   “如果连去世的父亲和作为预备党员的孙女万吉莲,我们一家就有10个党员了!”万兴全扳起指头,一一道来:“幺叔万朝银,二兄弟夫妇,二兄弟的女儿、儿子及儿媳,儿子万太奎……有好几个的入党申请书都是我指导写的,我告诉他们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的区别在哪”。

   2017年1月23日,李克强总理曾在昭通年货街买糖慰问贫困户。总理手里提着的两箱糖,就是在鱼坝5社万家院子生产的。万兴全在他的榨坊里,说起万氏红糖的殊荣,满面幸福,一脸阳光。

   从榨坊到山下左右弯曲的山道上,万兴全的儿子万太奎用竹编的背篓,将刚出锅的红糖背到路边的营销点,方便不断前来购买的消费者。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