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8月15日第18版刊发稿件《脱贫产业兴,日子有奔头——来自三省七县脱贫村的调研之一》《乡村产业如何“特而强”(话说新农村)》,点赞云南昭通脱贫产业联农带农,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初秋时节,走进彝良龙街乡的田间地头,连片的辣椒地里,饱满的辣椒挂满枝头,红的似火、绿的如翠,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筐,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翻飞,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筐筐鲜亮的辣椒。
走进云南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内机器轰鸣,智慧生产线高速运转,满载货物的车辆有序进出,一派繁忙景象。
8月20日,横跨滇川两省的宜攀高速公路新市金沙江特大桥顺利合龙。
云南大关如何将渐危植物筇竹打造成富民产业?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在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从零开始探索职教育人的无限可能,带领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摘金夺银,用赤诚之心助力学生追逐医学梦想。他就是费俐兴。
联系电话:0870-2158276
登报作废:0870-3191969
联系邮箱:zt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