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9:28 来源:昭通新闻网



◆通讯员 黄成元 邱 琴
初冬的盐津,山间云雾缭绕,田间地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一箱箱包装精美的乌骨鸡、生态茶叶、高山笋干被有序搬上货运车,即将发往千里之外的城市。这些曾经“藏在深闺”的农特产品,如今正乘着消费帮扶的东风,走出大山,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2025年,盐津县供销社积极响应、精准施策,以消费帮扶为主要抓手,着力破解农特产品销售难题,打通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消费帮扶,关键在“行动”,核心在“实效”。盐津县供销社全体干部职工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担当,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积极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做到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供销人的干劲很足!”盐津县供销社主任介绍,“我们通过‘组班子、建机制、拉订单’措施,对全县农特产品开展了‘地毯式’摸底。”经过细致梳理,一份涵盖127种特色产品的消费帮扶目录顺利出炉,为后续精准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让优质农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盐津县供销社打出内外联动“组合拳”。
对内,积极推行“五进”机制,主动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深入各上级定点帮扶单位洽谈合作,与3家单位达成采购意向;同步走访93家县级单位,与36家签订采购协议,实现销售额216万元,有效激活了本地消费潜力。
对外,积极“走出去”开拓域外市场。一方面组织优质农特产品赴上海闵行区参加线下展销,让盐津味道飘香申城;另一方面大力拥抱“互联网+”模式,推动41个特色产品入驻“昭供有品”“云品惠”等电商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开启“云上销售”新渠道。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盐津县供销社敏锐把握消费旺季机遇,迅速搭建农特产品展示中心,重点对接各基层工会节日福利采购需求。通过精准对接,该单位最终通过“832平台”采购了21万元农特产品,其中本地产品达15.8万元,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
从山间到城市,从线下到线上,盐津县的消费帮扶之路越走越宽广。这已不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还是联通城乡的暖流,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让盐津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