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1:13 来源:昭通新闻网



7月27日,红泥闸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了一起个人与多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并对调解人员的工作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当日上午9时,红泥闸村10组村民范怀禹满头大汗地跑进村委会大厅,急切地问道:“范大哥在吗?”调解委员会主任范佩荣闻声抬头,答道:“在的。什么事让你急得满头大汗?先坐下歇歇,慢慢说。”
范怀禹一边喘气,一边道出了事情原委。此前,为改善出行条件,10组的夏举元等8户村民主动集资6000元,用于道路改扩建。同为此路必经住户的范怀禹,当时却拒绝参与集资,并阻拦施工,导致道路迟迟未能修通。今年,范怀禹家新建房屋,该道路成为其建材运输及日常出行的唯一通道。由于前期积怨,夏举元等8户村民便阻拦其通行,双方矛盾就此爆发。
了解基本情况后,范佩荣迅速组织成员介入,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理清了纠纷的来龙去脉。随后,他第一时间逐一与范怀禹及8户村民沟通,详细听取双方诉求与争议焦点。
在此基础上,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始终秉持中立、公正的态度,耐心倾听各方意见,引导双方理性表达。针对范怀禹前期拒绝集资并阻拦施工的行为,调解员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做法不当。同时,他们也劝导8户村民:尽管范怀禹有错在先,但采取阻拦通行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不恰当,应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进行沟通。
经过多轮协商,调解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范怀禹让出1米宽的土地用于拓宽道路,并补交前期未付的集资款;在此基础上,最终受益于此路的9户人家共同出资,每户投入4000元,对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该方案既尊重了8户村民的前期投入,也保障了范怀禹的通行权益。在调解委的耐心斡旋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同意按此方案执行。
次日,范怀禹主动让出土地并补足集资款,9户人家共同出资,迅速完成了道路硬化。通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双方积怨也随之消弭。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团结与信任,有力维护了红泥闸村的和谐与稳定。
这次调解规模虽小,却也为我们带来一些深刻启示:及时介入是关键。矛盾纠纷发生初期,调解委员会迅速响应、及时了解情况,为后续调解争取了主动,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这提示我们,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平公正是基础。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始终不偏不倚,以公正树信,从而赢得双方的信任,推动调解顺利进行。因此,未来的调解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公平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结果合理可信。沟通协商是核心。正是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调解员才得以摸清诉求、找准焦点,进而提出让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这表明,沟通协商是化解矛盾的核心环节。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参与。唯有建立在信任与包容基础上的交往,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历久弥坚。今后,红泥闸村调解委员会将更加注重与当事人的深入交流,积极引导各方以理性合法方式解决矛盾。
通讯员:虎彦群 王秋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