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党的建设丨党建领新程 乡村绘新景——永善伍寨乡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侧记

 2025-11-11 10: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走进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村组道路,如今已变得干净平整、畅通无阻;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花草相映;走进村民家中,物品收纳有序,窗明几净,家务整洁已成为普遍习惯。这些处处可见的喜人变化,源于伍寨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深度转化为治理效能,从“面子”到“里子”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漫步今日的伍寨,一幅宜居和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谈起家乡的变化,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多亏了乡里的干部们一趟趟地跑、手把手地教,才让寨子变得这么清爽!”

筑牢红色堡垒

明确整治“硬标准”

伍寨乡党委将人居环境整治细化为“道路畅通清洁、房前屋后整齐、家庭内务整洁”3项硬指标,构建起“党委引领、党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各村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整治任务分解到网格、责任压实到个人。乡村干部们不仅带头清扫和维护村组道路,还主动深入每家每户,将整治要求从公共区域延伸到庭院内外、居室内部,确保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全覆盖。

乡村干部带头

从“痛点”破题

面对人居环境整治初期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伍寨乡的干部们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从最棘手处破局。他们挽起袖子、拿起扫把和铁锹,带头清理淤塞多年的村道边沟,动手拆除路边的乱搭乱建。哪家门口杂物堆积,他们就上门耐心沟通,帮着一起整理;哪家卫生习惯一时改不过来,他们就反复走访,甚至亲自示范如何叠被子、扫院子、归置农具。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带头干”,才逐渐消除了群众的观望心态,打开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局面。

严格分片包干

将“责任”压实

为确保人居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伍寨乡建立起严密的“干部包片联户”责任制:将全乡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乡干部、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全部下沉至网格,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责任田”。他们不再是坐在办公室的“指挥员”,而是奔波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的“施工队”。谁家门前的道路需要维护,谁家的庭院卫生不合格,包片干部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真正做到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干部们不仅定期巡查和养护乡村道路,清理边沟淤泥,还带头清理垃圾杂物、规范柴草农具堆放、整洁家居内务,让群众看到家务整洁带来的新气象。渐渐地,村民们从“站着看”转变为“跟着干”,主动打扫自家庭院,整理室内卫生。

健全长效机制

培育文明“新风尚”

为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伍寨乡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各村党支部将“爱护道路、整理庭院、保持家务整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通过“四会”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针对行动不便的困难家庭,包户干部经常主动上门帮忙打扫和整理,用服务温暖人心、带动转变,让讲卫生、爱清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这一系列举措,将外在的管理要求内化为村民的自觉习惯,推动“爱干净、讲卫生”从一项整治任务,转变为伍寨全乡村民普遍追求的生活新风尚。


通讯员:成晚秋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