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08:32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笔者走进盐津县滩头乡花秋村槽头片区的200亩甘蓝种植基地,只见翠绿的甘蓝紧密相拥,宛如大地铺就的翡翠绒毯。田间地头,10余名村民穿梭在青翠垄行间,手中的镰刀轻快挥舞,甘蓝应声落地;分拣、装筐、搬运、装车等环节无缝衔接,流水线般的作业节奏里,奏响了悦耳的丰收交响曲。

“‘三通’设施的完善让产业发展有了坚实基础。”村民唐天翠的言语里满是认可。近年来,村“两委”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以“3+N”富民产业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成功引进企业落户,广泛动员周边群众流转土地200余亩,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我家流转了5亩地,每亩有500元租金,加上在基地务工的收入,一年下来还是很不错的,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特别踏实。”村民庄学林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民生温度。

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蔬菜基地甘蓝种植面积达170亩,预计总产量达17万斤,采收完成后,这批新鲜甘蓝将直接运往宜宾的菜市场销售,总产值可超20万元。“土地变资产、产业在发展、农民有收益”的变化是花秋村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农户通过“租金+薪金”的双重收益模式,户均增收达2500元。小甘蓝成了撬动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杠杆,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通讯员:李洪兰 王彬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