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力”——昭通融媒“焕新”同庆 记者节凝聚奋进之力

 2025-11-09 16:54  来源:昭通新闻网

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11月7日,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了以“云聚昭通融万象 千川汇流展新姿”为主题的活动,全体融媒人共聚一堂,回顾奋斗足迹,共享职业荣光,凝聚奋进之力。

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力军,昭通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们始终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深耕时政报道,贴近民生服务,拓展对外传播,勇闯融媒创新之路,用笔尖感知时代变迁,用镜头雕刻昭通发展的年轮,用声音传递人民群众的真切心声。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节日的欢聚,更是一次对“四力”优良传统的生动实践与深化。通过文艺展演、故事分享、技能互动等丰富形式,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昭通融媒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专业情怀。活动精心编排了10余个文艺节目,朗诵、情景剧、歌舞、音视频创作展示等轮番上演,核心特色凸显“新闻人讲新闻事”。

活动在情景剧《“融装”焕发》中拉开帷幕,该剧由多部门联合创排,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顾了昭通媒体事业从《昭通日报》于1950年创刊,到昭通收音站首次发声,再到电视台事业初创,直至2019年昭通广播电视台整合成立的光辉起点。这奋进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印记,也为如今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望来路,更知前行方向。自2024年5月启动组建,历经一年多的加速融合发展,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在寒暑交替中耕耘不辍,在光影交织间收获硕果。过去的一年多,是中心在融合道路上实现关键突破的时期,全体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央关于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将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舆论阵地持续巩固,以“昭通发布”为核心的融媒矩阵强势崛起,新媒体平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昭通融媒的全媒体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与日俱增,实现了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力”的历史性转变。每一位融媒人,都是这场深刻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以崭新“融”装砥砺前行的践行者。

活动的文艺表演环节,生动折射出这支队伍的活力与担当。歌曲《送你一朵小红花》,以温暖旋律向常年奔波在一线的新闻“战友”及默默支持的家属致以崇高谢意。脱口秀《论一个媒体人的自我修炼》与《大展身手》,则展现了年轻一代媒体人敢于表达、善于创造的特质。小品《放假争夺战》以幽默方式,揭示了媒体人“选题优先、假期靠后”的工作常态,令人惊喜之余更生敬意。诗朗诵《昭通笔声里的山河志》与微话剧《声震长空》,则艺术化地再现了昭通融媒用声音和画面记录时代、传递力量的使命担当。

活动中,资深记者刘建忠分享了他的职业感悟,他寄语年轻同行:“到不了的现场不去采访、看不到的真相不去采访、听不到的故事不去采访”,同时要永葆“好奇心”去发现细节,怀揣“同理心”去理解对象。他强调,在信息喧嚣、流量至上的时代,更应牢记“笔杆再轻也要扛起责任、镜头再小也要装得下真诚”,唯有如此,才能创作出更多“沾泥土、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这番话语,正是昭通融媒人专业精神与职业操守的集中体现。

千川汇流,终成瀚海;云聚昭通,万象更新。站在新的起点,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秉持融合发展的锐气,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更融合的力量,讲述更加动人的昭通故事,传播更加响亮的昭通声音,为昭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贡献更为强大的融媒力量。


记者:马娟 安德立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马 娟  二审:张 帆
二校:胡远松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马 娟  二审:张 帆
二校:胡远松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