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6:21 来源:云南网


深秋正午,驱车驶入昭通市巧家县老店镇大岩洞村,只见巧家海坝光伏电站的千亩光伏板在层林尽染间铺展,如银色铠甲般贴合山势,澄澈天光下折射的光芒,勾勒出“板上发电、板下护绿”的生态画卷。

“自2022年8月并网发电至今,海坝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8.4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5万余吨、抵消二氧化碳排放72万吨。”巧家海坝光伏电站现场运行负责人赵德春语气里满是笃定,“未来五年是碳中和收官关键期,我们会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绿色低碳转型路上实干笃行,为中国式现代化交出更亮眼的绿色答卷。”
作为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示范基地的重要一环,巧家县已建成海坝、小羊窝等多个标杆光伏项目。即便深秋植被生长放缓,海坝项目仍凭借“光伏+生态修复”模式持续发力——在50度以上陡坡采用岩石锚杆微孔桩工艺稳固光伏板,同步播撒耐寒草种,让发电效能与生态护林双向兼顾、稳定运行。

如今,巧家县已构建起“集中式规模化开发+分布式精准覆盖”的光伏发展格局:集中式光伏总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阳光收益”稳稳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份绿色产业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每一位村民。据了解,巧家光伏项目建设累计带动50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务工收入超1.8亿元;土地流转收益达1.4亿元,14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均增收7万元以上——即便农闲深秋,仍有不少村民在项目区从事运维、除草工作,在家门口挣上“生态钱”。
不仅如此,巧家县创新推出的“532”收益分配模式,让分布式光伏收益精准分配给村集体、县级基金和屋顶所有权单位,2024年分布式光伏单年收益就达2000万元,让绿色发展成果真正“全民共享”。

在碳减排的“绿色战场”上,巧家光伏产业同样交出亮眼答卷。经测算,全县已投运光伏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超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62万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近20万吨。这份“减碳成绩单”,为全县稳妥推进碳达峰筑牢根基,也让深秋的巧家天空更蓝、空气更清。
同时,巧家县将进一步探索光伏与农业、养殖的深度融合,计划在深秋牧草返青前启动“牧光互补”试点,让土地实现“一地两用、效益倍增”;同时扩大分布式光伏覆盖面,推广农户“光伏贷”业务,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更多巧家人的日常选择。
“巧家是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重点县,风光资源得天独厚,发展绿色能源经济是我们的明确方向。”巧家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介绍,“十五五”时期,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重点破解“发得出、送不走、用不好”的新能源消纳难题,让富集绿电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夕阳西下,巧家县境内的光伏板群在余晖中泛起连片的柔和光泽。从金沙江畔绵延至乌蒙山间的银色阵列,到各乡镇村民手中共同增厚的增收账本;从全县坚守的生态保护初心,到绿色产业转型的坚定步伐,巧家县正以光伏为媒,将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县域发展的强劲动能,在深秋的滇东北大地上,书写着美丽中国建设的基层新篇。
来源: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