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专家齐聚昭通 携手绘就玉米产业升级宏图卷

 2025-10-03 10:55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专家工作站玉米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技术培训会”在昭阳区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省内外玉米科研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团队,以及众多崭露头角的科技骨干,围绕玉米种质创新与产业升级展开深入交流,为昭通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昭通玉米: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昭通市作为云南省第二大玉米主产区,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340万亩,玉米不仅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更是支撑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作物。昭通独特的立体气候,为玉米种质资源的多样化与创新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

培训特邀河南农业大学汤继华教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陈泽辉研究员、云南省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番兴明等知名专家授课。培训聚焦抗病虫害育种、温热种质创新、云南玉米单产提升等前沿领域,采用“田间观摩+室内授课”的创新模式。

在田间,参会人员实地见证了昭通玉米育种的显著成果,杂交种产量高、棒子大、抗病强,充分展现了昭通农业科学院多年来育种水平的巨大提升。室内授课环节,专家们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泽辉建议:“昭通下一步要增加种植密度、降低株高、促进籽粒脱水,逐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授课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多个关键领域。汤继华教授带来《夏播玉米抗病抗逆种实践与应用》;番兴明首席专家聚焦《聚焦云南:玉米单产提升的挑战与路径探索》;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张恒副科长讲解《种业新形势下的品种审定与试验管理》;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平秀敏副站长分享《云南玉米产业发展形势与绿色高效生产》;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君董事长兼总经理讲授《农业企业品牌打造与市场营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陈泽辉研究员通过视频授课《我国温热玉米带与温热种质创新的育种实例》。

科研成果斐然:实力彰显,未来可期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科研创新团队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初步成效。自2018年以来,累计收集或创制保存各类玉米种质资源4000余份,培育核心骨干自交系20余份。累计自主或联合申请审定玉米新品种27个,其中已通过审定9个,获批专利3件,发表论文14篇。

同时,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积极与各方开展广泛合作。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宣晟种业有限公司等24家科研院所签订核心种质的双向授权协议;与云南金色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签订品种联合审定开发协议;与云南滇玉种业有限公司等2家单位签订新品种开发协议;与袁隆平高科控股子公司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玉米科研横向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南农业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所等省外知名专家团队,依托省市人才项目建立了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关系。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程金朋表示:“通过10余年的努力,我们先后已育成国审以及省审品种共计10个,目前在各渠道还在审定的品种有14个。我们后续的组合会根据工作进度,一批一批地通过各级审定,投放市场。”

专家团队支援:成效显著,助力腾飞

云南省汤继华专家工作站、昭通市陈泽辉专家工作站建站以来,与昭通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了多项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科研理论水平与平台建设方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在玉米遗传背景聚类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育种技术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验室硬件条件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该院可独立开展玉米种质遗传背景聚类分析,更加目标明确地开展玉米种质创制及品种选育工作;独立开展单倍体育种,显著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基础研究成果及技术应用也初见成效。在专家及团队人员的帮助下,2025年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发表科研学术论文4篇,其中3篇为中文核心期刊,1篇刊发在玉米产业相关研究顶级期刊《玉米科学》,1篇刊发在种业相关研究第一层级期刊《种子》。单倍体育种技术已成功稳定出第一批自交系,后续应用该技术将大大提高育种效率。2024年,该院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项目实施以来成果丰硕。人员职称晋升4人,其中副高晋升正高3人,晋升2级研究员1人。1人入选云南省“两类人才”计划、1人入选“兴昭人才”计划,2人入选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通过跟班学习与技术培训,培养了大量基层及企业专业人才,为全市玉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玉米白斑病是近几年云南省玉米生产中的新发生病害,该院通过与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的相关研究,有望在2—3年时间内筛选出抗性基因片段,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开展抗白斑病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工作,有效解决白斑病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促进云南玉米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通过温热整合改良创制,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了一批抗性好、丰产性较高、配合力较好的玉米自交系,部分已授权给企业使用。自主选育玉米新品种昭黄22号、昭白6号、昭白单10号、巡单99等品种,在中间试验中多点均表现了抗性好、适应性好、丰产性好的特性,下步推广后将有力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产业合作展望: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我们要把北方的优势和昭通的南方优势相结合,在资源方面和品种开发市场开拓后紧密合作。以昭通农业科学院这个科研为基础,以我们公司在全国的营销市场为助力,紧密合作起来,使昭通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产品不仅在西南,乃至在黄淮、东华北发扬光大,实现产业真正为科研助力。”河北省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君说。

此次会议为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昭通玉米科研实力。通过专家引领与技术共享,将有效促进区域玉米育种技术升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筹备此次培训会议,彰显了其在粮食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预示着当地玉米产业升级开启了新的征程。会议成果将显著提升科研协作水平,加快育种技术迭代升级,进一步强化昭通在全省玉米产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重要力量。


通讯员:张时军  张薇  许蕊淇  陈德彬  文/图

一审:谭泽涛  一校:张时军  二审:聂学虎
二校:沈艳琼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谭泽涛  一校:张时军  二审:聂学虎
二校:沈艳琼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