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30 10:01“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红色电影,也是第一次收到这么漂亮的书包!”9月10日,在巧家县玉屏街道第六期“遇见玉屏·关爱朝夕”圆梦行动现场,留守儿童小潘抱着崭新的书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本次活动聚焦儿童实际需求,以“精准物质帮扶+暖心服务陪伴”为主线,将关爱从“送到手”升级为“暖到心”,让76名儿童收获了温暖与成长。
建立“心愿档案”
“心愿不是简单的清单,而是孩子们心底的小期待,得蹲下来才能听得真切。”活动筹备初期,玉屏街道工作人员化身“心愿使者”,走进暑假爱心托管班和社区“儿童之家”,以集体生日会为契机,开展“面对面”需求调研。
没有刻板的问卷,只有亲切的谈心。玉屏工作人员坐在孩子们中间,伴着生日蛋糕的香甜,用“如果能拥有一件礼物,你最想要什么?”“你想和小伙伴一起做什么?”等轻松话题引导他们敞开心扉。三年级的小陈同学说“想要一个书包”,五年级的小梅同学则期待“能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玉屏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为每份需求标注年龄、兴趣等标签,形成专属的“心愿档案”。
“我们不仅要知道孩子们‘要什么’,还要读懂他们‘为什么想要’。”玉屏街道相关工作负责人艾显群说,此次调研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的不仅是物质帮扶,还有陪伴与新体验。
红色教育添温度
“要去电影院啦!”8月19日清晨,暑假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在玉屏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乘车出发。为了实现孩子们“看一场有意义的红色电影”的心愿,工作人员提前两周便开始筹备:与辖区建信坊影院多次沟通,最终选定以红色历史为背景、充满温情与力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提前实地走访,确定了从托管班到电影院最安全的路线,避开人流密集路段;为每个孩子精心准备装有纸巾、小零食的“观影礼包”。
观影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贴心陪伴:引导孩子们有序入场,耐心协助调整座椅;电影放映前5分钟,生动讲解《南京照相馆》的时代背景,帮助孩子们理解剧情背后的意义;电影放映过程中,细心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悄悄为被影片里“守护照片、传递希望”情节打动落泪的孩子递上纸巾;电影结束后,组织开展“我心中的‘照相馆’”分享会,鼓励孩子们畅谈感受。“原来老照片里藏着这么多勇敢的故事,我以后也要像影片里的人一样,守护好家人和朋友!”一名孩子真诚地说道。红色种子已在这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中悄然萌芽。
“比起单纯送一张电影票,这样全程陪伴的服务,让红色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感染力。”工作人员陈治娟说,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认真分享的模样,就知道这场“服务+教育”的尝试没有白费。
物质服务双到位
“咚咚咚!”9月2日,工作人员敲开了留守儿童小张的家门。根据“心愿档案”,工作人员为这个正在上二年级的女孩精心准备了粉色卡通书包、印有可爱图案的笔记本和彩色铅笔等文具。
“这是给你的礼物,快打开看看喜欢吗?”工作人员微笑着递上书包。小张立刻开心地拆开包装,拉着工作人员一起翻看新文具,兴奋地说:“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此次上门送温暖行动,工作人员为10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定制化心愿:既有符合孩子喜好的学习用品,也包含暖心的陪伴服务。通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陪他们玩游戏,用贴心的交流与互动,填补他们缺失的陪伴。“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平时就我们老人带着。你们不仅送来了学习用品,还陪孩子聊天、玩游戏,比我们想得还周到!”小潘的奶奶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截至目前,玉屏街道“遇见玉屏·关爱朝夕”圆梦行动已开展6期,通过“物质帮扶+暖心服务”模式,累计为200余名儿童实现心愿。下一步,玉屏街道将联合爱心企业、志愿者团队,升级“心愿银行”线上平台,实现需求采集、物资捐赠、服务预约“一键通”,让精准帮扶与暖心服务护航孩子们的成长。
通讯员:张顺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