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7 12:37本报讯(记者 唐龙泉飞 姜跃武)9月25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走进昭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涛应邀作题为《文学IP转化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的专题报告。陈涛结合自身工作与研究经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文学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听众思考昭通如何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云南校友代表及昭通学院师生参加活动。
主讲人陈涛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影像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电影之夜》常驻嘉宾、国家虚拟仿真联盟中国语言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在影视与新媒体艺术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围绕“文学IP如何转化为城市文化软实力”这一议题,陈涛指出,昭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应注重挖掘本土文学IP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与旅游吸引力。
陈涛认为,昭通文学IP的转化应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作为精神内核,推动其向影视、游戏等领域发展。同时,需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演艺生态、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实现全年持续性转化。在此过程中,昭通学院等高校可依托学科建设与产学研融合,为IP转化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最终通过校、企、政三方协作,共同推动昭通文学IP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曹蓉蓉说:“讲座让我联想到朱提银文化的内涵。昭通作为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千年的商贸往来与民族交融历史。我们可以成为昭通文化故事的挖掘者与传播者,通过深入阅读本土文献夯实学术基础,并以生动笔触将厚重历史转化为新媒体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昭通。”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万金谈道:“作为学历史的学生,我们应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符号,展现其独特价值,使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助力昭通发展。”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面向社会推出的理论宣讲活动。本次活动由昭通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云南校友会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