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7 11:28永善县红光九年一贯制学校 吴丰琴
“岁月新更又一春,迎春还是旧年人。”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由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025年的春节比往年更早。放寒假后,我便和家人赶回故乡——码口镇犀牛村,准备过年。说起我的故乡,那是一个一年只有秋冬两季的地方。因为地处高海拔山区,即便是炎热的夏日,气温也只有十几摄氏度,有时甚至还需要烤火取暖。
除夕前,在外打拼的游子陆续归来。天气预报除夕有雪,邻里乡亲便早早将年货备齐。到了除夕当天,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不多时,整个村庄便披上了一层柔软洁白的棉被。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门神,寓意吉祥、辟邪。
临近傍晚,厨房飘来阵阵饭菜的香味。忙碌了一整天,全家人终于可以在品尝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时得以放松。圆桌上,丰盛的菜肴琳琅满目,色泽诱人,令人垂涎欲滴。待所有菜品上齐,大家便围坐在圆桌旁一起品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谈论着过去一年的琐事和年后的打算。长辈说:“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年后要多种些庄稼。”孩子们吃完饭后,便开始争先恐后地讲述校园趣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竹声响起,漆黑如墨的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众人相视一笑,纷纷举杯共饮,感谢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长,并祈愿来年更加美好。
第二天清早,孩子们穿上新衣,随父母一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一进门,孩子们便向长辈说吉祥话,然后心满意足地接过一个个红艳艳的红包。
拜完年后,花甲之年的外婆送来亲手制作的包子。这是一种特别的包子,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到,其做法也与寻常的包子不同。面皮是用外婆家自己种的麦子和苦荞磨成面粉,加糖水揉制而成;馅料则是将花生、核桃仁和酥麻籽炒香后舂碎,然后加糖水搅拌混合而成。最后,将和好的面团分成均匀的小面团,用手按压成圆形的面皮,包入调好的馅料,如同包饺子一样捏紧收口,放入蒸笼蒸熟就大功告成了。这其实是乡里人自创的做法,虽然形状像饺子,但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包子”,久而久之便成了家乡的一道特色美食。每逢过节,就算不喜欢吃甜食的人也会吃上两个“包子”。即使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常常想起那甜滋滋的味道。
过完年就到了“送年”。这一天,我们会前往坟地为逝去的亲人上坟,通常都会带上食物、纸钱、鞭炮、烟花……上完坟后,还要磕三个响头才算礼成。如果有什么心愿,也可以在坟前向逝去的亲人诉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美好的寄托呢?
“年节的意义,不在形式,而在于人心中酝酿的欢喜与希望。”一年有一年的特别,一年有一年的欢喜,但始终不变的是故乡的习俗,是游子心中的乡愁,还有一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光。
(指导教师 胡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