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4 15:19主要事迹:从教30余年来,王云品爱岗敬业、恤孤念苦。2010年在成凤小学任教期间,收养了3名孤儿,十余年如一日抚养照料,视如己出。为缓解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他与妻子利用假期打零工补贴家用。在他的悉心培育下,3个孩子中2人已完成大学学业并步入工作岗位,1人正在大学就读。
王云品,现任水富市云富街道新寿博爱小学校长。从教以来,他坚持用生命教书,用行动育人,力所能及带头帮扶有困难的孩子。2023年,他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TCL烛光奖“创新奖”,并被评为昭通市“道德模范”。
用真心换取真心,一家三口变六口
2002年夏天,一场大暴雨过后,两碗镇成凤村核桃村民小组的一对夫妇清晨到田里查看秧苗时,触及被风吹倒的高压线意外身亡,留下了3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分别是6岁的小琼、3岁的小鹏和4个月的小群。事后,3个孩子由独身的二伯抚养。2009年6月,由于一系列家庭变故,3个孩子只能寄居在村委会安排的地方。2010年9月,其中两个孩子在中铁二局内昆希望小学上学,时任校长的王云品留意到,每个周末总有两个孩子在学校逗留。经打听,这两个孩子正是小鹏和小群。当王云品跟随孩子走进村委会为他们提供的住处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那天晚上,王云品辗转难眠。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问道:“你想帮他们?”他重重地点了下头。妻子沉默良久,说:“你要是决定了,我们就一起想办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王云品心里便有了底气。
内昆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王云品一家3口平时吃住都在学校里。为与三姐弟亲近,他总是隔三岔五地邀请孩子们到家里来玩,但孩子们始终与他保持着距离。
2012年春,小鹏患急性阑尾炎。16岁的小琼带着弟弟到医院看病,当医生告知小鹏需要做手术并需要家长签字时,囊中羞涩的小琼不知所措,连忙给王云品打电话。王云品得知情况后及时赶到了医院,交了住院费并签字。小鹏得以顺利手术。王云品以自己的真诚与实际行动赢得了3个孩子的信任。2013年春节,王云品如愿带着3个孩子一起回老家过节,自此一家3口变成了一家6口。这个春节让小琼和弟弟妹妹感受到了温暖,王云品也从此成为三姐弟最信赖的“伯伯”。
下定决心抚养,视如己出
妻子原本做小生意,加上王云品的工资,他们的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可家里一下多了3个孩子,经济上的压力骤增,仅靠工资和做小生意的收入常常入不敷出。面对困境,夫妻二人认为既然成为了一家人,3个孩子就要与自己的孩子享受同样的待遇。于是夫妻二人决定政府给予孩子们的补助由孩子们自行支配,其他学习、生活所需开支由他们承担。为缓解经济压力,夫妻两人常常利用寒暑假外出干活,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在成都大英县修铁路时,正值盛夏,王云品和妻子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去工地干活,一天要走上二三十公里路。虽然很辛苦,但一接到小琼的电话,夫妻俩把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力量。作为校长的王云品说:“这些年,我最愧对的是妻子。我常常忙于工作,是妻子家里家外地操持,任劳任怨地付出让这个家充满了爱和温暖。”
悉心培育终有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有一种幸福叫晒娃。细说多年来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王云品和妻子感慨地说:“累并快乐着。”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父母是孩子的山,是他们的依靠,既然成为一家人,理所当然要有责任与担当。多年来,在他们夫妻俩的努力下,几个孩子相处融洽、谦让和谐。
妻子50岁生日时,小琼用自己的工资为她买了一部手机。在外读大四的小群每周都要打电话回家询问家里的情况。大专毕业后,在外闯荡了几年的小鹏也更加懂事,逐渐明白了“家”的难能可贵。
“如今孩子们长大了,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事都不让我插手。”面对一群健康成长的儿女,王云品言语中藏不住的骄傲。他说他最大的心愿是,盼着孩子们早日成家立业,自食其力。
王云品常说:“人活着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多年来,他始终恪守“做好身边每件小事”的初心,用情用力践行了一名小学校长的责任和担当。
记者:杨杰 通讯员:刘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