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3 09:26开栏的话: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昭通大地一派丰收景象,沉甸甸的收获满载农民丰收的喜悦。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昭通市融媒体中心所有平台开设“昭通好‘丰’景”栏目,生动呈现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千亿元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坚持把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发展之本、富民之源,奋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推动产业高效发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生动实践。
金秋时节,昭通大地硕果飘香,连片的苹果园里,红彤彤、金灿灿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喜人的景象,是昭通市10年深耕苹果产业,从政策、龙头、科技、品种、品牌等多方面发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
政策护航,筑牢产业发展根基。10年来,市委、市政府将苹果产业纳入全市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印发多份产业发展文件,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资金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昭阳区、鲁甸县每年统筹多类资金支持苹果产业,市级及2个县(区)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品种选育、品牌打造。同时,“种植E贷”“苹果贷”等金融产品,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龙头带动,提升产业规模能级。2013年,全市仅2家规模化苹果企业;如今已培育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6家,另有672家县级专业合作社。引入陕西海升集团、云南农垦、“58”同城等企业,带动培育昭通超越、云南千柔等本土企业,形成“种植—生产—加工”完整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主体保障。
科技赋能,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种植模式上,昭通告别传统乔砧方式种植,累计建成近10万亩高标准矮砧密植园、20余万亩标准化乔砧密植园,完成200万亩次老果园提质改造,通过“三减三改一加强”技术提升品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桔小实蝇”“苹果黑星病”绿色防控,将虫果率降至1.5%以内。2025年打造3440亩高端优质示范果园,引入维纳斯黄金、瑞雪等品种;同时攻克5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多项专利授权,累计制定25项生产技术标准,夯实技术支撑。
品种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2013年起,通过大力引试筛选优良品种、保护优质种源、培育自主品种,昭通成功引入“福布瑞斯”“瑞香红”等10余个适宜高原种植的优良品种,建立“云南省省级苹果属滇东北种质资源圃”,自主培育“昭富1号”“昭富2号”,形成早、中、晚熟品种1.5:2.5:6的合理比例结构,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品牌拓市,推动果实走向世界。2022年,昭通苹果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3年,昭通被授予“中国高原苹果之城”称号。目前,昭通苹果已获13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良好农业规范(GAP)和有机产品认证,入驻20余家大型品牌商超,远销阿联酋、泰国等国家;以昭通为主的云南鲜苹果出口量份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这颗高原佳果既甜了果农心窝,更香飘海内外。
记者:李明坤 /文
图片来源于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图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