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好“丰”景⑨|巧家:千亩小米辣丰收,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2025-09-22 20:0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金秋时节,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小河镇的田间地头,农户们穿梭其中,忙碌而有序地采摘着辣椒,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椒”响曲。

小河镇拖车村长势喜人的小米辣。彭文琳摄

在拖车村的辣椒种植地里,一场火热的采摘行动正在进行。拖车村副支书邵发美看着忙碌的村民,脸上满是欣慰:“今天来地里扯辣子的有二三十人,年龄在40岁到70岁之间,大多是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留守老人平时要操心孙辈的饮食起居,留守妇女则要照顾孩子、操持家务,都没办法外出务工。这两天辣子红了,我们组织他们来地里采摘,既能让他们多一份收入,也能改善生活。”

小河镇拖车村小米辣喜获丰收。彭文琳摄

村民张升美就是采摘队伍中的一员,她熟练地摘下一个个饱满的小米辣,放进身旁的篮子里,笑着说:“我今天是第二天来摘辣子了,这里离家近,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钱。”像她这样的留守群体,通过参与小米辣采摘,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生活也更有盼头了。

小河镇拖车村小米辣喜获丰收。彭文琳

此次丰收的小米辣,规模颇为可观。除了巧家县乾恒农业有限公司的基地种植外,还有不少农户自行种植,总面积达一千多亩。站在田埂上,成片的辣椒地一眼望不到边。据公司负责人胡际乾介绍,预计产量在1千多吨左右,产值可达四百多万。

“总体效益来说,种小米辣比群众种玉米好多了。”胡际乾拿起一个小米辣,仔细端详着说,“农户种的辣椒,我们都直接上门收购,他们完全不用担心销量问题。我们会根据辣椒的品质和大小进行分类收购,确保农户的利益最大化。”据了解,该公司收购的小米辣主要销往宜宾、成都等地,凭借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常常供不应求。

小河镇千亩小米辣的成功种植与丰收,得益于小河镇创新实践的“党建引领+订单企业+种植合伙人”三方联动产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了坚实的“保底收购+技术托管+市场共拓”全链条护航机制。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订单企业为椒农提供了稳定的销路保障,彻底打消了“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同时,引入的种植合伙人带来了专业的技术托管服务,从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提供科学指导,有效提升了产量和品质。

小河镇拖车村小米辣喜获丰收。彭文琳摄

小河镇的这一产业发展模式也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关注。不少乡镇组织人员前来考察学习,希望借鉴小河镇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小河镇千亩小米辣的成功,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巧家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