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2 09:46近年来,永善县水竹乡塘坝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落实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通过“四个聚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聚焦精准发力补短板。塘坝村因地处高寒山区,加之村民生活习惯落后,房前屋后长期存在“脏、乱、臭”问题。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塘坝村党总支聚焦短板弱项,当好“施工队长”,带头破解难题、带头示范引领、带头发动群众,全力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以“千万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代赈模式为纽带,通过协商共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安装排污管道1300米,新建三格化粪池2口,完成场地硬化1.1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6盏,并带动当地群众务工200余人次。这些举措提升了塘坝村的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聚焦党员带头抓整治。塘坝村严格落实《水竹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将每月5日定为村级“清洁主题党日”,采取“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40余名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成效,带动群众参与400余人次,累计清理垃圾、门前柴草粪堆150余吨,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建设和提升治理效能的强大动力。
聚焦常态长效强机制。为解决人居环境如何长期保持的问题,塘坝村通过落实两项机制夯实长效根基。一是落实院坝协商机制,围绕环境整治中的痛点难点,召开院坝会100余场次,把操家理务、门前规范摆放、院坝干净整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民主协商、共建共治”成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二是落实责任网格化机制,将“一线三支队伍”纳入塘坝村大网格并实行分片包干,网格长每周至少巡查2次,紧盯基层治理、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实现“整治—维护—监督”全链条管理。
聚焦思想认同共治理。塘坝村通过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深化价值认同,推动村民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在民主决策方面,依托村民议事会机制,污水管网走向、垃圾收集点选址等事项均由村民集体表决,群众支持率达100%。从推动“环境整洁”到倡导“绿色可持续”,从“被动参与”到形成“群体共识”,塘坝村以生态宜居夯实发展根基,以乡风文明凝聚发展力量,以治理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了乡村面貌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通讯员: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