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曲靖麒麟区:乡村聚富 群众增收

 2025-09-18 10:16  来源:云南网

麒麟区珠街街道堡子村农户在收割蒜苗。

2024年,麒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68万元、同比增长6.3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684元、9353元;近3年来,麒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6.94%、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个百分点……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正是当地三年来持续将促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核心抓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的生动注脚。

深耕土特产

结出农业致富果

晨光洒落在茨营镇的万亩蔬菜基地,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番茄,一筐筐红彤彤的果实被装上冷链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麒麟区挖掘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市场为导向,聚焦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目标,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股金+租金+薪金”等联农带农模式,采取转包、租赁等方式,规模化有序流转土地,初步形成了以粮食、畜牧为主导,蔬菜、水果、蚕桑、中草药及花卉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全区共流转土地18.2万亩,每年实现土地流转收益3.1亿元、亩均1700余元,带动7.3万余名群众增加务工、经营收入4.3亿元,实现了由农户“方寸地”到致富“聚宝盆”的转变。

农文旅融合

拓宽乡村致富路

暑期,麒麟区文华街道凤来社区凤来村一派热闹景象,村里的宾馆和酒店基本满房,村口四川、重庆车牌的车辆排成长龙。

依托各地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资源,麒麟区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以培育壮大避暑经济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盘活低效闲置资源,创新培育亲子研学、休闲康养、文化体验等新业态。

潇湘升官屯、越州潦浒、东山恩洪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先后建成,沿江大龙马房村、文华街道凤来社区等一批旅居特色村涌现,通过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沉睡”资源摇身变为村民增收资产,带动330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1000余万元。

“家门口”“一站式”

打造就业致富坊

聚焦群众顾家与赚钱“两难”问题,麒麟区探索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路径。当地采取盘活资源招引一批、返乡创业孵化一批、集体经济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引进江苏华佳、福阳食用菌、云南正钦科技等优质企业,培育12个就地就近就业基地,建设14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实时收录600余个用工大户“家门口”的就业岗位10.5万个。2024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区内转移就业13.41万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77.5%,人均月收入3883元,实现年务工收入62.5亿元。

此外,麒麟区依托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和数字化零工市场,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深化与上海、广东、浙江等41个地区劳务公司协作,收集3.6万余个外地就业岗位,创新开展“人才夜市”“直播带岗”“务工夜校”等就业服务活动,打造“麒麟建工”“珠源·巾帼管家”等劳务品牌。2024年,农村劳动力区外转移就业3.9万余人、人均月收入4954元,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1.4亿元。

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从就近就业到外出务工,麒麟区以多元路径激活增收动能,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来源:云南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张帆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张帆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