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09 10:03◆通讯员 周旭萍
金秋时节,昭阳区炎山镇的山坳间,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椒香。作为远近闻名的“花椒之乡”,炎山镇正迎来一年中最红火的丰收季。
剪枝、采摘、晾晒、去籽、装袋……走进炎山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椒农忙碌的身影。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笑意里满是丰收的甜。
于炎山而言,花椒早已渗透到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田间种植到产销链条,已然成为助农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丰收的喜悦不仅在椒林中洋溢,更弥漫在家家户户的庭院里。午后的阳光下,椒农将刚采摘的鲜椒平铺在顶棚上晾晒;烘干机也成了家家常备的工具,能在阴雨天24小时不间断烘干鲜花椒,保证干花椒的成色与品质;还有不少人家添置了筛椒设备,让加工环节更加精细。从田间的悉心种植,到加工时的精细处理,再到最终的市场销售,一条完整的花椒产业链在这里已然成熟。正是这条产业链,深深扎根于炎山的土地,支撑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凌晨4时,墨蓝色的天幕下,炎山镇花椒集市已亮起暖黄的路灯。椒农骑着三轮车,载着装满花椒的沉甸甸的麻袋陆续赶来。麻袋口一掀,干爽浓郁的花椒香便扑鼻而来。收购商们早早守在摊位前,有的俯身捻起几粒花椒凑近细闻,有的轻轻揉搓椒粒感受干湿度,不时与椒农低声交谈。“你这花椒成色好,价钱能不能再让一点?”“我的花椒品质很好,这个价已经很实在了!”讨价还价声温和而热闹,没有争执,只有对丰收成果的珍惜。称重时,电子秤的“嘀嘀”声、塑料袋摩擦的“窸窣”声、农户与收购商的笑语交织在一起。这热闹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到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让炎山镇的清晨充满了烟火气。
2025年,该镇花椒种植面积超过2.4万亩,覆盖8个行政村。聚焦产业增收,镇党委和政府积极组织花椒技术培训24场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昭阳区的农技专家和炎山镇的花椒产业辅导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2025年以来,屋角村凭借优质花椒与云南蜂鸟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供应“云炎椒”1440吨,推动炎山青花椒走出大山,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稳定收益,让小小花椒树成为致富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