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2025-09-07 10:59◆新华社记者 周文冲
他在战斗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十万民众护送灵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送挽词;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的道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
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梅花山下、双柏路516号的张自忠烈士陵园,张自忠将军雕像巍然耸立。陵园门牌号选用与将军殉国日期5月16日相同的数字。沿石阶而上,张自忠将军墓坐落于苍松翠柏间,墓前为爱国将领冯玉祥题写的“张上将自忠之墓”碑。抚碑追思,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生于山东临清。1911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秘密加入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运动。他曾随冯玉祥西北军参加北伐,后任第29军喜峰口前线总指挥,奋勇击退进犯长城日军。
卢沟桥事变后,张自忠先后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他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所向披靡。日军进犯台儿庄之时,张自忠率军增援,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率部与日军决战,在战前写信告谕官兵“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5月15日拂晓,张自忠率官兵在湖北宜城附近截击日军。16日,日方援军5000余人赶到,张自忠和官兵被包围。激烈战斗中,张自忠多处受伤,部下多次劝他撤退,均被坚决拒绝。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