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18 10:27近年来,在各级红十字会的支持下,鲁甸县通过“党支部引领+驻村工作队推动+博爱家园项目承载”的创新模式,助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2018年,龙头山镇光明村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表彰为助力脱贫攻坚精品项目;2019年,小寨镇赵家海村下尖山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表彰为助力脱贫攻坚精品项目。
创新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项目实施之初,各级各相关部门通过精准画像式评估,细致排查群众在需求保障与能力提升中的不足,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照管以及青壮年外流等现实问题。从方案构思阶段就让群众深度参与决策,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对项目的认同感。项目全程“阳光化运作”,群众不仅能清晰了解项目进展,还能充分参与讨论、监督,将知情权和参与权还给群众,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为项目的长期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产业造血,实现“双增收”目标。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红十字志愿小组+贫困户+群众”的特色体系,以“博爱生计金”为杠杆,精准撬动花椒、辣椒种植以及土鸡、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创新推出“以物代资”机制,定向发放椒苗、农膜等生产物资,并同步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如今,全县32万亩花椒郁郁葱葱,320亩辣椒红似地毯,直接带动1265户户均增收超1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万元,成功走出一条“农户致富、集体增收”的双赢之路。
志愿力量,筑牢社区博爱根基。依托项目组建的基层红十字小组与志愿者队伍,成为项目后续推进和开展社区服务的坚实力量。受益群众自发设立的“人道救助基金”,如同一股暖流,持续滋养着社区互助网络,为贫困学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大病患者送去关怀与帮助,让博爱精神在邻里间相传。
自2016年起,鲁甸县累计落地33个博爱家园项目,投入1869.15万元,覆盖全县13个乡镇(街道),近7万人受益。其中,持续投放的生计发展资金精准帮扶1910户5920人,包括4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他们点亮了脱贫的希望。
通讯员:刘卓娅 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