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平稳,大家放心!”近日,水富市金沙时代小区的党员网格长黄高秀带领巡查队,仔细检查新更换的电梯运行情况。几个月前,这部老旧电梯还是居民的“心头病”,如今在“邻聚力”微网格机制的推动下,它已升级为承载群众稳稳幸福的民生工程。这份贴心服务的背后,是网格员们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的生动写照。
水富市的老旧小区曾普遍面临设施陈旧、管理薄弱、诉求多元的难题。如何破局?当地将突破口聚焦于“邻聚力”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科学划分3381个微网格,并以此为依托,精准延伸党组织服务链,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础上,水富市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将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激发了老旧小区的治理活力。
在科学制定“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类改造标准的基础上,水富市将党的组织力量深度融入“邻聚力”微网格体系。通过构建“1名处级领导包保社区+N名党员干部常驻网格”的责任链条,推动治理资源和服务力量精准下沉到网格一线。创新“六方共治”(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党支部+共建单位+业委会+网格员)机制,组织动员28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实现小区、楼栋、商住单元全覆盖。下沉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将办公地点搬到居民家门口和问题现场,通过常态化走访和精准摸排,真正做到“小事不出邻里圈、难事支部协商办、大事党委统筹推进”,有效杜绝了“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问题。
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是激活微网格效能的关键。“邻聚力”微网格优先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的党员、退役军人、“两代表一委员”以及热心公益的居民担任网格员。社区党组织定期组织网格员开展政策法规培训、群众工作方法指导和优秀经验交流活动,持续提升其履职能力和服务意识,要求网格员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同时,积极引导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参与网格治理,担任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安全巡查员、矛盾调解员和志愿服务员。
社区党组织通过“居民议事会”“家园议事会”“楼栋议事厅”等民主协商平台,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累计收集有效建议217条。这些凝聚群众智慧的合理化建议经过系统梳理后形成需求清单并上报街道党工委,最终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小区一方案”“一院一策”的个性化改造方案。
改造工作始终坚持效率与温度并重。水富市创新建立“安全隐患即时上报、日常需求当日办结、意见建议每周汇总”的分类速报、分级处置机制,统筹协调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城市管理等12个职能部门力量下沉网格,打造“30分钟快速响应服务圈”,构建“民情速察、邻里共商、精准改造、高效响应、长效治理”的完整工作闭环。在改造过程中,网格员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廉洁纪律,坚持厉行节约原则,既确保工程精准高效推进,又让群众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关怀。
“邻聚力”微网格成功延伸拓展为长效治理的“红色物业”模式。网格员与党员骨干主动担当居民“红管家”,在政策宣讲、设施维护、环境监督、邻里调解等方面持续发力,成为巩固治理成果、维护小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真金白银的投入带来显著成效。据统计,水富市累计投入2.08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惠及6000余户居民。改造完成后,物业费收缴率提升至96%,物业投诉量下降63%,群众满意度达到98%。
“我们这个小区建成40多年,设施老化严重。现在遇到水管堵塞、燃气故障等问题,网格员都能及时解决,住在这里特别方便。”人民路社区居民聂德珍说。
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高大燕表示:“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我们顺利完成了电梯加装、排污管道改造等民生工程。现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更加便利,群众对我们的网格化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今,依托“邻聚力”微网格的精细化治理模式,水富市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正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美丽蜕变,焕发出新的生机。居民的幸福生活,正顺着一个个温暖的“网格”悄然生长,在寻常日子里开出芬芳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