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7-23 17:417月23日上午,昭通市中心体育馆的喧嚣尚未完全沉寂,汗水与激战的气息仍在场地上空隐隐浮动。记分牌上70:77的比分无声定格,宣告着彝良县代表队在鏖战中惜败于民营企业队。队长郭贵勇蹲在场地边缘,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胸前球衣上“彝良”二字,汗水沿着他专注的脸颊滑落,无声地砸进脚下的地板。那目光却穿透了眼前暂时的失利,如磐石般坚定——篮球之于他,从来不是一场胜负的简单计算,而是生命中早已镌刻的信念密码。
这个来自彝良龙街乡的体育老师,篮球于他是一场始于少年孤勇的漫长奔赴。中学时,他每周攥紧十五元微薄的零花钱,整整四星期节衣缩食,才换来人生中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篮球。那夜的他紧拥着崭新的篮球入眠,仿佛抱住了整个世界。然而当他满心欢喜回家,父亲忧虑的目光却如冰水浇头——他怕篮球荒废了儿子的学业。就在郭贵勇沉睡之时,父亲用刀划破了那颗寄托着少年全部热情的篮球。次日清晨,少年捧着那颗“夭折”的篮球,泪水滂沱。那撕裂的不仅是皮革,更是一颗未经世事的心。可也正是在那个破碎的日子里,少年以眼泪浇筑出一个无声的誓言:篮球,我绝不放弃。
这誓言最终托举他叩开云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大门,更将他送回龙街乡中心小学的三尺讲台。当年父亲不解的忧虑,终被儿子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化为理解与支持——篮球,不再是横亘于两代人之间的沟壑,反而成为血脉里无声的共振。
时光流转,当年那个抱着破损篮球哭泣的少年,如今已是带领彝良县代表队冲击昭通市职工篮球赛八强的队长。四场小组赛如疾风骤雨,彝良队以不可撼动的团结一路闯关。郭贵勇深知:“杨波教练总能将每个人的特长用到刀刃上。” 他眼中闪烁着对对手的尊重与洞察:巧家队铜墙铁壁的外线与防守,永善队罚球线上的百步穿杨,还有民营企业队行云流水的传导与三分雨——都是他们亟待攻克的堡垒与汲取的养分。
篮球在郭贵勇的生命里,既是个人跋涉的起点,也成了照亮他人的火炬。在龙街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他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光,将篮球化作引导那些迷茫小身影的魔法。那些曾经徘徊于辍学边缘的孩子,因篮球重新燃起对校园的眷恋,奔跑与投掷间,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望与可能。
2023年的那个春天,当郭贵勇带领着这些乡村少年踏上省级比赛的征程,即使最终止步十六强,孩子们眼中不灭的热爱之火,已让他无比确信:篮球所传递的力量,足以改变生命的轨迹。篮球不单是少年们跃起争抢的圆球,更成了他们抓住命运与未来的双手。
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的青年,篮球曾是他刺破命运茧房的利刃。如今他选择回归乡土,将这把利刃锻造成照亮更多山村少年前路的灯火。当篮球划破的不是皮囊而是偏见时,它就成了击穿命运铜墙的子弹。郭贵勇亲手接住了那颗曾被划破的球,然后稳稳地,将它放进更多稚嫩的手中——球场上每一次跃起与奔跑,都是对生活的一次有力回答:梦想的皮囊纵有伤痕,其内核却永远炽热不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