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7-22 17:10编者按:昭通古城,这座曾闪耀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滇东北明珠,其厚重的墙垣、斑驳的石板路、格局犹存的街巷与承载数百年烟火气的深宅大院,不仅镌刻着秦关汉月、明清商贾、民国风云的层层叠影,更深深浸润着一方水土的独特气质—那是“吾土吾情”最深沉的血脉搏动。当现代化浪潮奔涌,古城曾一度面临沉寂与蚀损的隐忧。其保护与传承,绝非简单的房屋修缮或是景点打造,而是一项关乎城市文脉赓续、地域身份认同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为了留住这份珍贵的记忆,市委、市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守护这座古城。从制定严格的保护规划,到实施精细的修复工程,每一步都力求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赋予古城新的生命力。同时,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民俗展演等活动,不仅让古城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也让更多游客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份穿越时空的魅力。昭通古城,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滇东北明珠,正以崭新的面貌,继续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开设《昭通古城焕新记》栏目,通过全媒体、全方位记录并展示昭通古城的新生历程。从古城墙下的一砖一瓦,到深宅大院中的一草一木,每一帧画面都蕴含着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深度。采访组深入古城,探访那些依旧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居民,聆听他们讲述世代相传的故事,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乡愁。同时,栏目还邀请专家学者,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古城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探讨,为古城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与建议。
檐斗拱间的雕花仍在诉说着乾隆年间的商帮传奇,院内歌舞表演正演绎着古今交融的文化交响。陕西会馆的成功转型,不仅为昭通古城增添了新的文化活力,也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深入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陕西会馆实现了从单一的历史遗迹向综合性文化体验地华丽转身。
这一转变不仅让古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更多的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昭通古城魅力。当老建筑遇见新创意,当商业基因注入文化灵魂,这座百年会馆的故事启示我们:文物保护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历史可观、可触、可品。
作者:莫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