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05-15 10:24近日,走进昭通市威信县的一个竹笋深加工车间,生产台上盛满了腌泡加工好的鲜笋,工人们正忙着分装、消毒、打包,一片忙碌景象。
竹笋深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包装产品(2025年5月12日摄)。
建好“加工链” 赚钱顾家两不耽误
“现在我们县有了自己的竹笋加工厂,不仅可以采笋卖给厂里,还能在厂里务工,既能赚钱,还能顾家。”在竹笋深加工厂务工的谢梦蛟说。
立足全县劳务人口基数大、就近就地务工意愿强以及闲置厂房适配性高等实际,威信县引进一家公司,合作共建标准化竹笋加工车间,与全县13个村集体公司签订分红协议,合作共建标准化竹笋加工车间6000平方米,年加工竹笋3000吨,年产值1.5亿元,让群众赚钱和顾家“两手抓”。
建强“资源链” 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威信县因地制宜确定方竹产业作为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全县9万户农户以闲置土地、劳动力或技术入股方式参与竹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竹资源总面积54万亩,联结带动5.1万户群众户均增收2500元。
“以前我们种竹子是‘摸着石头过河’,竹子生长不快、竹笋产量不高,现在省市县专家经常到我的竹子种植基地开展技术培训,还在我这里打造了方竹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如今竹子长势好了,竹笋产量也提高了,去年采笋量达到200吨。”威信县麟凤镇大汉寨方竹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兴江说。
为有效解决竹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威信县与西南林业大学签订帮培协议,聘请董文渊教授为全县方竹产业指导专家,成立方竹专家工作室,组建“竹管家”专业务工队,通过提供管护、采笋等技术服务打造方竹高效种植示范基地1.5万亩,带动全县丰产竹林面积20万亩、年产笋量2万吨,竹笋深加工资源充足、供应稳定。
麟凤镇大汉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资料图)。
建优“服务链”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得益于威信县委、县政府的帮助,公司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建厂投产,目前在岗工人77人,都是周边村民。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生产线,还能提供80个左右的用工岗位。”竹笋深加工厂负责人龙江艳说。
为协助引进企业尽快入驻园区,威信县建立“县委领导挂钩联系、责任部门包保跟进”制度,精准对接竹笋深加工企业需求,协调解决工商注册变更、开工前手续办理、配套场租减免等事项。
考虑到企业招用工难题,威信县构建“务工车间+零工市场+劳务专业合作社”的招用工体系,动态监测竹笋深加工企业用工缺工情况,采取直播带岗、线下招聘等方式为企业进行专场招聘,并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张旭、鲁丽)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