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法治丨水田派出所—— 红军长征进滇第一站

 2024-05-25 20: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整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在美丽雄伟的赤水河畔,有一个质朴宁静的小镇,青山绿水之间的林荫小道上,苗族、彝族同胞的歌声若隐若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处处充满着宁静与祥和。这里是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1935年2月,红军长征进入云南的第一村。

如今,在这片热土上,处处透露着不一样的红。

威信县公安局水田派出所一代代民警,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践行着“担一份职责、保一方平安”的庄严承诺。他们将红色基因和为民宗旨记在脑里、刻在心中、融入血脉,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顺华,你最近咋样?”“魏所长,都挺好的……”4月19日,74岁的魏侦荣到水田镇办事,顺便到香树村看望了71岁的陈顺华,两位老人一见面就热情地寒暄起来。

46年前,28岁的魏侦荣到水田镇派出所担任第一任所长,肩扛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责任,在水田一干就是14年。当时的水田偏远、闭塞,生活艰苦,“通信靠吼、交通靠走”,魏侦荣不办案的时候就背着干粮走村入户,能做的做、能帮的帮,靠着自己的一张嘴、一双腿,不知不觉间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枫”警,陈顺华就是那时候魏侦荣帮扶的第一批人。那时的陈顺华没有亲人也没有房屋,20多岁了还居无定所,魏侦荣得知他的情况后,立即向政府报告,给他盖了两间土坯房,从邻村给他介绍了一门亲事,看着他一天天把日子过好了起来,两人也因此结下了40多年的友谊,尽管都已年逾古稀,但魏侦荣还是牵挂着这位“老友”。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水田的青壮年们开始外出打工致富,越来越多的孩子留在村寨里成了留守儿童。水田镇辖区6所公办中小学中,这样的孩子占到了学生总数的30%以上。2012年,水田派出所围绕“生活有关爱、学习有帮助、行为有约束、安全有保障”目标,开始重点关心这些外出务工家庭的孩子,从最开始生活上的偶尔照顾,到后来划片区的帮扶,再到临时集中照顾,一直到今天的“一对一帮扶”,一代代水田派出所民警的薪火相传,便有了“警察爸爸”“代理妈妈”的故事。

“警察爸爸”“代理妈妈”

26岁的陶聪敏家在湾子苗寨,是水田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她的妈妈熊杰红是苗寨里的“三八红旗手”,也是水田湾子苗寨的第一任“代理妈妈”。

“我10来岁的时候,‘警察爸爸’和‘代理妈妈’这个称呼就已经开始喊起来了。”说起母亲的故事,陶聪敏眼里总是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在陶聪敏的记忆中,从她13岁开始,母亲便当起了第一任“代理妈妈”,家里的堂屋也成了民警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的活动场地,给留守儿童购买学习用品、辅导作业、讲故事的场景经常都会在自己家中上演。“每当警察叔叔和阿姨到来的时候,都会看见他们笑得很开心……”陶聪敏回忆着,她感受到了民警们发自内心的高兴,这些笑容也深深地感染着自己,大专毕业后,陶聪敏决定回到水田派出所当一名辅警,她接过了母亲的班,成为了水田湾子苗寨的第二任“代理妈妈”。

2022年12月,28岁的李云接过前8任所长的接力棒,担任水田派出所第9任所长,这位年轻的所长在辖区孩子们的心目中,是像“爸爸”一样温暖的人。

紫薇和她的“李爸爸”

现年12岁的小紫薇,在她出生1个多月爸爸就因意外去世了,不久后,妈妈也离开了她,紫薇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内心总是比别的孩子多了一份孤独。

李云得知紫薇的情况后,开始留意她的一言一行,帮她开家长会,放学后上门辅导作业,和老师沟通她的学习,向奶奶交代她的生活……不知不觉间,这些成了李云的家常便饭。2024年3月的一天,李云像往常一样给紫薇讲完作业后,开始和紫薇奶奶交流孩子最近的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紫薇悄悄跑到李云耳旁,用极快、极轻的声音叫了一声“爸爸”,等李云反应过来时,紫薇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一声“爸爸”,让李云既感动又心疼……

如今,水田派出所的5名民警,依然重点帮扶着辖区40名留守儿童,他们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41”“四问一跟进”“一桥两站”等不同的帮扶措施。2022年以来,实现了辖区未成年人“零”犯罪,涉校涉生案件“零”发生。水田派出所先后荣获集体嘉奖1次、集体三等功2次,2021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昭通市公安局供稿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标签 >> 阅读昭通 法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