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深处唱响高原新牧歌 ——云南省昭通市特色畜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2022-11-18 14:5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入夜的昭通街头,食物的香味指引着我们找到一片灯火通明的美食天堂,在这个滇东北城市的小吃街里,昭通小肉串最能惊艳食客的味蕾。

昭通小肉串,精髓在于“小”,香辣入味,一口一串。店老板告诉我们美味的秘诀:“这可是选用了高山上生长的昭通小黄牛的里脊肉。”

宝地出美食。昭通市位于乌蒙山腹地,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地带,这里山高谷深,平均海拔1685米,是发展特色养殖的“宝地”。撑起昭通小肉串这道美味的,正是这里欣欣向荣的肉牛养殖业。

如今在云南各地,吃昭通小肉串已经成为人们夜生活的一部分。

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一串小肉串,背后承载的却是昭通市对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执着追求。多年来,昭通市充分发掘当地特色资源,坚持“生态、循环、低碳、安全”发展路径,在稳住传统畜牧业大盘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了一条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之路,正向着百亿元产业目标迈进。

用好资源寻好路——

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

昭通是云南省传统的畜牧业大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昭通黄牛、乌金猪、云南半细毛羊、威信白山羊、盐津乌骨鸡等品种享誉省内外。

要利用好现有资源,昭通畜牧业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云南省早在2011年就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要立足于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农业,在“特”字上做文章,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昭通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高原牌、走特色路’方向,着力打造特色养殖、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其中,特色养殖突出区域特色、促进产业聚集,抓好山地牧业和淡水渔业发展,做强生猪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和特色家禽产业,形成各具特色、规模适度、环境友好、效益明显的特色养殖版块。”昭通市市长杨承新说。

方向明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纷纷出台。昭通市制定印发了《昭通市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昭通市2022年特色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基本构建了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体系,明确了产业定位,优化了产业布局。

“我们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明确坚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发展方向,以生猪、肉牛、乌骨鸡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坚持大项目带动,内育外引、扶优扶强,引进培育13家有规模、上档次、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促进发展。”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俊林说,为保障任务落实到位,昭通市强化组织领导,实行跟进服务。

多重努力下,昭通市高原特色养殖业发展成效凸显。据了解,昭通市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1-7月,昭通市肉类总产量达到30.65万吨,同比增长7.9%。

高原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2020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中,畜牧业收入为1433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的22%,畜牧业已经成为提升云南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昭通市2021年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比重达到41.05%,成为保障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云端招来养猪客——

招商引资破解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难题

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盘绕而上,来到大关县,雄关险隘众多,关口、关隘、关卡、关寨相连,故名大关。全县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甚至有“无灾不成年”的说法。

如此山高水险之地,却有生猪产业在加快布局。在海拔1500多米的山顶上,记者来到大关县猪猪侠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云端猪场,1000头生猪在此云端峰顶上生长着。

“大关县目前生猪存栏量达到22万头,对面山头上东方希望集团养殖场全部建好后,存栏量能够翻倍。”大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肖恒林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指向远处山顶正在建设施工的地方。

保障生猪生产是稳经济、稳民生的大事,昭通作为全省生猪养殖大市、生猪调出区之一,更是责任在肩。

2018年以来,受生猪生产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在2019年昭通市生猪存栏下降了8.4%。

为应对挑战,昭通市委、市政府召开生猪产业推进会,建立生猪生产监督核查工作组,建立恢复生猪生产核查通报机制,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全覆盖开展实地监督指导。此外,市委、市政府还重视落实好生猪奖补资金申报工作,确保符合申报条件的经营主体不落一户。

努力得见成效,昭通生猪产能在2020年恢复到常年水平,当年生猪出栏430.57万头。

同时,为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昭通坚持招大商引大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破解生猪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养殖风险大、效益低等瓶颈问题。

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畜牧局长马江林介绍,昭通已引入东方希望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养殖龙头企业落地发展,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目前昭通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圈舍462栋,建成仔猪扩繁场18个,能繁母猪存栏1.91万头,在建仔猪扩繁场6个,设计能繁母猪存栏3.77万头,年提供仔猪103万头。

为促进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昭通市还建起了饲料加工厂和生猪屠宰厂。屠宰加工环节上,昭通已建成年屠宰产能20万头的大关佳益生猪屠宰场,并在规划建设其他项目,预计全部落成后,昭通市年生猪屠宰量可达百万。

山里产犊场里养——

“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壮大肉牛养殖群体

从昭通市城区往南行进15公里左右,就来到了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村,远远望见前方醒目的蓝灰色罐状建筑。走近才发现,这是一处家庭养殖场的沼气发酵罐。

“那个沼气罐有1700立方米,可以处理我们肉牛养殖场的全部粪污。沼气可以发电,沼渣可以用来种菜、种蘑菇,沼液拉去种苹果。”碧昊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施宗成介绍,“目前我们肉牛存栏200多头,今年每头牛能带来6000元的收入。养殖场向农户收购小牛,再进行育肥出售,目前带动了50户农户养殖肉牛。”

“山里人喜欢养牛,很多家庭都会养10头左右。”昭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刚介绍,周边地区有2000多户肉牛散养户,“小规模,大群体”是昭通市高原特色肉牛产业正在探索的发展道路。

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琪告诉记者,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发展路线,合作社实现了“四个倍增”。“一是合作社社员增长,由成立之初的16户,发展到如今的1160户,增长72.5倍。二是肉牛存栏量增长,由最初的48头,发展到当前的3680头,增长76.6倍。三是肉牛年出栏量增长,由20头,发展到1200头,增长60倍。四是养牛收入增长,由成立时的45万元,增长为1400余万元,增长31倍。”

“四个倍增”也反映出昭通市肉牛产业的巨大增长潜力。据了解,昭通市发展肉牛养殖存在着天然优势。其一,昭通市拥有91万公顷的天然草原,其中可利用的天然牧草种类多,为发展高原特色肉牛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其二,昭通市及周边地区多民族聚居,本地肉牛消费市场较为广阔。

近年来,昭通市依托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方针,以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粮改饲驱动肉牛产业发展,促进种植养殖结构调整优化,逐步形成了以昭阳、鲁甸、巧家、镇雄、彝良、威信6个年出栏万头以上县区为主的肉牛生产优势区域。

养好牛,也要卖好肉。昭通市采取内培外引、政策扶持等措施,推进牛肉精深加工从无到有,扩大牛肉产品销售范围,创建“琦鑫牛肉”“好牛恋”“伯格勒”等多个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

放飞乌蒙“黑凤凰”——

“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乌骨鸡全产业链发展

“饮山泉、食药草、树上栖、林下跑,盐津乌鸡不得了……”乌蒙山深处,有“峡谷岩城”之称的昭通市盐津县盛产乌骨鸡。盐津乌骨鸡,体型较大,周身乌黑,就连皮、肉、骨都为黑色,被称为乌蒙山“黑凤凰”,既可作食材,又可药用。

乌蒙腹地育珍禽,昭通人民看到了振兴乡村产业的又一希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盐津县把盐津乌骨鸡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和全县富民产业之一,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笔资金、一抓到底”的思路,制定乌骨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组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连续4年每年投入7000万元扶持资金,并以此为杠杆,撬动银行资金和社会资本注入乌骨鸡产业,同时采取地方人大立法的方式把乌骨鸡产业发展规划固定下来,确保“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发展乌骨鸡产业,具体要怎么干?盐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松告诉记者,盐津县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两头”即保种选育和加工销售,“中间”是指养殖环节。

保种选育做好了,才能从源头上保障盐津乌骨鸡品质。盐津县采取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股份合作的方式,组建盐津滇凤乌鸡种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章双杰等专家的指导下,建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乌骨鸡育种场。

“我们致力于打造纯正的盐津乌骨鸡鸡苗,目前育种场可饲养父母代种鸡6万只,年孵化提供鸡苗600万羽。”滇凤育种公司相关负责人马维家说。

如何将乌骨鸡推向市场,是另“一头”关键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加工和销售。

在盐津绿源综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乌骨鸡屠宰、分割、包装等加工车间一应俱全。鸡汤罐头,配合天麻、人参、山药等各种滋补食材熬制了不同品类,罐头有自动加热设计,只需8分钟就可享用美味。据了解,绿源每年可生产乌骨鸡自热罐头1500万罐、乌骨鸡系列食品5000吨。

为扩大盐津乌骨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盐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昆明、重庆、成都等城市开展营销推介,通过讲乌骨鸡故事、说乌骨鸡文化、品乌骨鸡美味等方式,助推盐津乌骨鸡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在保种选育和加工销售的“两头”带动下,乌骨鸡养殖业取得成效。据介绍,2021年,盐津县乌骨鸡出栏262.8万只,产值5亿元,计划到2025年,实现乌骨鸡出栏1000万只。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记者  焦宏郜晋亮雷少斐

图片来源于昭通日报图视库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昭通 产业兴市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