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重建:民舍重建近尾声 办公楼房未开工

 2016-01-19 11:35  来源:人民网

截至去年12月4日,昭通全市155924户民房修缮加固任务已全部完成,69029户民房重建已全部动工,竣工68562户,入住64905户,占总任务数的99.32%和94.03%。

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9.91亿元,45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动工,完工39个。

新修建的小区住房。

截至去年12月4日,昭通全市155924户民房修缮加固任务已全部完成,69029户民房重建已全部动工,竣工68562户,入住64905户,占总任务数的99.32%和94.03%。

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9.91亿元,45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动工,完工39个。

灾区群众迁入新居后喜笑颜开。

相隔不到仨月,记者再次踏访云南鲁甸。上回,省里还担心民房重建不顺会影响老百姓过冬,心里挺急;这回,大家轻松了许多——八级抗震的钢构民房,在灾区成片地“长”起来了。

2014年8月3日,鲁甸地震。震后500多天了,鲁甸在重建中获得重生。鲁甸县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说,及时发现、化解矛盾,是震区灾后重建的主线。

重建先保民房,搬迁先顾弱小

鲁甸建房,最怕坏天气;灾区干部,最怕赶工期。

去年前三季度,鲁甸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并不顺利。由于雨水偏多,不仅到重灾区的道路常被塌方阻断,有时连续几天下雨,根本无法施工。

去年9月中旬,云南省委主要领导率队进入鲁甸震区督察工作进度,连夜开会督办,提出“干部辛苦一两年,群众幸福一辈子”,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冬日鲁甸,夜晚阴冷,雾气到午后才散,尽管政府通过加装棉内胆等措施防寒,但帐篷总归比不过房子。

“前一道工序没完成,后面的建设也没法开展。”李善云告诉记者,部分民房重建之所以迟迟没动工,是因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没完工,无法为民房建设腾出场地。

把群众当亲人,让亲人温暖过冬,成为当地干部和施工单位赶工期的动力。为了加快民房重建进度,有的施工单位实行“三班倒”,以便让群众在冬季来临前住上新房。

去年底,新“甘家寨”社区内,灾区群众张罗着布置新家。灰街子社区保障房内,77岁的李兴芬老人成为最早一批入住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民房重建已经接近尾声,但镇政府的办公楼却还没动静。重建先保民房,搬迁先顾弱小,成为鲁甸恢复重建的选择。

如今,昭通市民房恢复重建已完成九成多。“灾后恢复重建涉及面大,有了矛盾、问题,我们就及时解决。”李善云表示。

协调各类问题,干部挨家做工作

“震裂修缮房子补4万,我家全都被淹没了,凭啥只给5万?”

“你们上面要求赶工期,那你们不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就拖着,不选址重建。”

一方面,上级部门要求基层干部确保工作进度;另一方面,“赶工期”却成为极少数群众“讨价还价”的利器。

鲁甸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灾区全面落实“八包八保”。至今仍有市县两级干部长期驻村,保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协调处理各类矛盾。

基本生活干部保,群众会不会等靠要?

“这样的情况不多,但却占了很大的工作量。”鲁甸县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处理群众诉求,协调各类问题,他所在的部门有两个月都是白天驻点、晚上回县城处理本职工作。

“有的农户既想要更大的宅基地,又抱怨没有钱重建,两者本身矛盾,却成了拖延、不选址的理由。”昭通市水利局水利科科长徐震忠分析,极少数人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因为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

“简单粗暴,解决不了问题。”徐震忠说,要解决群众等靠要的思想,首要是解释清楚政策,不能一味迁就,“突破政策又没钱落实,反而容易激化矛盾;而且一家突破会导致成片攀比,容易扩大矛盾。”

“开大会不行,就十几位工作人员上门,轮番开小会;只提供方案不好使,就先从工作对象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始做起。”徐震忠说,其挂钩的李家山社区,民房重建已基本完成。

贷款盖房自力更生,就近务工也挣钱

李家山的大多数村民想要原地重建,可因为山体滑坡、堰塞湖,实现起来很难。410户李家山村民,不得不在火德红社区重建。

除了政府每家补助的5万,要建起八级抗震的二层半小楼,大多数村民需要去银行贷款,多的5万,少的3万,期限3年。

“如果不是党委政府帮助、银行贷款,连地基也平不出来,哪有钱盖房子?”李家山老屋基小组的李兴能说。

贷了款,就得还钱。可有的村民震后家产所剩无几,会不会还不上钱?

“火德红社区重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统一规划、自建。政府免费提供宅基地,至于建房,还得靠自己。建房的过程,也是自力更生还贷的过程。”火德红镇党委书记臧尔方说。

要建房就无法外出务工,如何挣钱?“建房需要劳动力,受灾群众可以就近务工,平均每家的收入能过万;回头外出务工,收入还能够高出不少。”火德红镇党委副书记陈家涌表示,原来李家山村只有农用车100多辆,后来因为要跑运输赚钱,农用车一下子增加到了近600辆。有的农户就地务工,一年就赚了十几万元。

李兴能给记者算了笔账,他的三四百棵花椒,两年后保守估计每年也有2万元收入,再加上养殖,不仅能还上3万元贷款,未来生活也基本不用担忧。

“务工收入一两万,土地收入一两万,还款付息没啥问题。”陈家涌说,最贫困的群体还有政府托底,贷了款的贷前就都算过账,还钱没啥大问题。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