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5-29 16:47贡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由盛产稻米的地方经过对本地优质稻米精心挑选而敬奉给当时的皇帝享用的大米,也称作御米。是对当地稻米的最高褒奖。而苏家院镇双河村的木瓜林,在清朝嘉庆年间就出产过贡米。木瓜林有一片土地属白油泥沙,种出的大米形似鸭蛋,色泽半透明,颗粒饱满,如果用本地砂锅煮熟,则米粒竖直向上,呈规则排列,米香醉人、口感甚好,使人闻到就想吃。于是,地方官把木瓜林的大米选送大米进皇宫。木瓜林也就因此而出名。
木瓜林有着历史的辉煌,具有百年历史粮仓遗迹。为了传承历史,也为了发展经济,实施乡村振兴,苏家院镇计划在2015年发展木瓜林大米核心样板500亩核心带动5000亩,利用该镇拥有2.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并将利用“龙家仓”历史文化,发展庄园经济,打造大米种植响亮名片,促进区域农民增收。
其实,木瓜林大米产业化发展还具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处于足硒、富硒土壤区域,产品可能属于富硒大米。
木瓜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蒋仕友说:“我们这个木瓜林大米,主要是在于土壤有特色,土壤是白沙泥,比其他地方不相同,所以生产出来的大米口感确实比较好。有些客户买到我们的米,都说从来没吃到过这么好的米,又香又糯,跟糯米没什么区别。”
2005年,双河村木瓜林村民蒋仕友花钱为村里的大米申请注册了“木瓜林”商标,并成立了昭通市昭阳区木瓜林大米有限公司。他收购当地农民的大米进行精加工,以“木瓜林”品牌进行销售,使得木瓜林大米的信誉度得到提高。2009年,木瓜林大米被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014年,在苏家院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木瓜林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蒋仕友把合作社社员的大米统一收购进行销售。作为木瓜林大米有限公司,蒋仕友一年销售近80吨木瓜林的大米,年利润10万元。
蒋仕友说:“我们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给各家各户(把大米)收购起来,统一销售。每斤提高几毛钱,统一收购。我们卖出去比一般的要高一点。云贵川都有买我们的米的,还有北京也有(买的)。”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苏家院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方式明确了扶持政策,对核心区稻田进行优质高产样板创建,通过统一旱育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专用肥、统一定向移栽、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方式,确保各项指标良好,确保水稻样板真正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木瓜林大米品牌打造起到了推动作用。
5月24日,记者在木瓜林的水稻样板田看到,镇党委政府正在组织一场插秧比赛,现场一派热闹的场景。
苏家院副镇长顾邦朝说:“2018年以来,在镇党委的高度重视下,苏家院镇通过绿色高产创建500亩,将实现核心水稻种植12000亩,实行良种良法,通过支部加公司加农户全覆盖,将努力实现木瓜林大米在云南省贡米之乡的创建。”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木瓜林大米品牌重塑工作作为打造农业特色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选定“滇优34号”良种规范种植,在专家指导下经过小范围试种,确认产出大米符合绿色优质大米应具备的各项特质,具有打造品牌的优势。
到目前,品种经过试种,适合木瓜林地理和气候的品种“云粳37”、“滇优34”和“会粳10”三个品种。记者在插秧节的展示台上看到,三个品种的大米均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与在木瓜林大米有限公司蒋仕友家仓库里准备卖出的木瓜林大米一样惹人喜爱。(任天能文图 余汝毅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