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村 变尾为首 ——镇雄县黑树镇尾嘴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纪实

 2020-03-30 16:0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走进尾嘴村村委会办公室,一行醒目的标语:“党建引领,实现尾嘴去‘尾’为首,服务提升,助推贫村脱贫致富”,映出了尾嘴村党委抓党建促脱贫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憧憬。过去,“捧着金碗讨饭吃,守着青山无柴烧”曾是尾嘴村的窘境;如今,“草青黄牛壮,民富乡村美”成了尾嘴的写照。

尾嘴村位于镇雄县黑树镇西北部,国土面积1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88亩,平均海拔1650米,辖26个村民小组2681户9994人,下辖4个党支部123名党员,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4户2909人,贫困发生率1.4%。全村地处高寒二半山区,水草资源丰富,拥有大面积的天然生态牧场。

党建引领,科学谋划“产业兴村”

“穷则思变”。如何改变尾嘴村“捧着金碗讨饭吃”“守着青山无柴烧”的现状,成了当时镇村两级党组织重点谋划的工作之一。2015年底,黑树镇召开社会扶贫工作座谈会,返乡创业能人王忠等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号召和支持下,积极参与到尾嘴村产业扶贫事业中来,注册了镇雄县益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黄牛养殖业,并成立了益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尾嘴村党委和益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引领下,2016年5月,在远近闻名的羊耳大山下,养殖基地启动建设,养牛产业快速发展。如今,合作社存栏黄牛达258头,初步实现了抓党建促脱贫由“空想”到现实的转变。

整合资源,聚力引领“强村富民”

“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结合,铸就了尾嘴村集体经济的向好发展,尾嘴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政策扶持筑牢了乡村振兴基础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源力”。2015年前,尾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为零,属于典型的“空壳村”。“手中没把米,叫鸡也不灵”,村党委一度陷入了“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的困境。在尾嘴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认真调查研究,听取村党员、村民代表等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村发展实际,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扎实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黄牛养殖发展模式,把农民变股民,扶贫资金变农户股金,闲置资源变共享资源,建档立卡贫困村与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步消除。2016年,尾嘴村集体投入资金5万元入股益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2017年又投入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5万元,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益已达到5万元以上,44名贫困人口在益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稳定就业。

截至目前,合作社占地48亩,圈舍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可实施规模养牛900余头,固定资产达1280万元,拥有草山3127亩,新增青贮玉米种植基地406亩。昔日尾嘴村的“荒山”变成了今天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彻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由“空心”走向“实心”、由“空壳”变“脱壳”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往日的尾嘴由“尾”到今日为“首”的巨变。因尾嘴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中取得的明显成效,得到了市、县两级的充分肯定,益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6年度十佳合作社,被昭通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昭通市2017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下一步,尾嘴村将探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饲草、统一防疫、统一营销“五统一”经营模式,走“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基地+互联网+协会”的经营模式,打牢基础产业,增强服务理念,搭建服务平台,加大项目投入,拓展发展途径,计划到2020年底存栏黄牛1000头以上,出栏2000头以上,走科技、生态、绿色、健康的路子。利用自然优势积极开发二三产业,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抓好粪污还田和有机肥的制作,优化粪污资源化结构调整,注册“益旺”产品商标,注重产品生态属性,逐步实现饲养到深加工的转型,打造镇雄牛肉品牌,走产业链发展带动的路子,多轮驱动,相互促进,真正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做最大贡献。

(通讯员 吴长宽 吉永斌)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镇雄 脱贫攻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