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刻|万众一心,疫情终将被战胜!

 2020-02-05 16:3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原标题:万众一心,疫情终将被战胜—— 昭通市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纪实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大疫情打破了节日的喜庆与祥和。发生在武汉的疫情波及全国。严峻的形势,让空气瞬间变得凝重。

昭通是劳务输出大市,外出务工和就学人员多,人流、车流极为密集,特殊的地理区位给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大考验。24日上午,市委书记杨亚林主持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分析研判之后,迅速作出防控部署。

(记者谭光吉 摄)

“危急关头,我们的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6日,杨亚林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调研,他声音铿锵向全市发出了疫情防控动员令。

“将主要力量下沉到以村和社区为基本单元的1343个网格,对所有重点对象实行严格的动态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1月29日,市委就高标准落实防控措施下了“死命令”。

1343个网格,意味着我市整个农村社区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如此“硬核”的防控,不仅体现了市委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也给全市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做好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620多万昭通百姓的生命安全,市委市政府领导担责履职、靠前指挥。一时间,公安、卫健、交运等部门火速出击,奔赴到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设卡排查,严密布控;3万多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不舍昼夜,与来势汹汹的疫情进行生死博弈。乌蒙大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就此打响——

有一种感动,叫“我在,我坚守!”

从1月24日上班到现在,整整10多天,姚梅只回过一次家。因为身上的衣服穿得时间太长,1月31日深夜12点,她不得不从医院赶回家换衣服。

心情,从未有过的沉重,一个多小时的路,姚梅走了很久。

“你要回家,提前给我个电话,我好去接你啊!”看到一脸疲惫的妻子,丈夫黄书民心疼地说。

“车子你和女儿常坐,怕感染病毒,所以我就走回来了!”姚梅回答。她急切的目光落在早已睡熟的女儿身上,旋即又扭过头去,泪水瞬间奔涌而出。

尽管是寒假,可7岁的女儿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到妈妈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作为急诊科主任的姚梅一直坚守岗位,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她喘不过气来,每天下来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衣服里外全都湿透,眼前晃动的全是患者和白大褂的身影。

“妈妈,怎么久了你咋不回家,我想你了!”2月1日,姚梅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然而,她却停顿了很久,才忍住泪水说了一句“乖乖地,听爸爸的话”,然后匆匆挂掉电话,又投入到工作中。

“原打算今年一家人在一起好好过个年,可除夕夜妻子就上班了,这段时间都是我带着孩子在家。”黄书民是一位退役军人,妻子工作太忙,承担家务成了他的常态。疫情当前,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妻子的身体,他说,当兵的人都晓得在战场上“只有有效地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你是医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别人看病!”每次通电话,黄书民都是这样安慰妻子。

像姚梅一样,1月29日下午,市中医医院38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在请战书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

(记者莫娟 摄)

“有和武汉回来的人接触过吗?”“有什么症状?有没有出现四肢酸痛乏力?”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拱下方的指示牌“发热病人分诊处”几个字异常醒目。医护人员正认真为每一位患者量体温、作记录,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为了应对疫情,市第一人民医院将针灸推拿科的两层办公诊疗区临时征用作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并调集了60名医务人员投入战斗。

钱源是该院感染病科主任,从除夕接班后平均每天接诊病人达到60人次左右,她已经连续工作50多个小时,直到正月初二晚上7点才回家。可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扒口饭,电话又响了,一个病患需要她诊断,放下筷子她再次冲向医院。

“疫情面前,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在感染病科,所有医护人员返岗待命、不眠不休。说起家人,他们更多的是愧疚和自责。“很感激有这么好的家人支持我们,他们就是我们继续战斗在一线的动力。”

大“疫”面前,人人有责!疫情来袭,全市31144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全员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美逆行者”。

有一种责任,叫“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对于鲁甸县公安局茨院派出所所长陈岗来说,2020年除夕,是一个让他终身难忘的日子。

1月24日上午11点过,忙完所里的事,正好轮他休息,交接好工作后他就往家赶。家里刚两岁的孩子发高烧,正住院治疗,好几天没看见孩子,陈岗的心一直揪着。

两点过,陈岗刚把孩子和爱人接回家,电话就响了,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需要他及时返岗,并要求三点钟必须要在昭鲁快捷通道建起防疫卡点。陈岗对疫情是有判断的,就在昨天他还安排协调了一批口罩做准备,没想到发展这么快。陈岗刚放下电话,妻子的电话铃声也响了,妻子也被通知参加疫情防控。夫妻俩都要走,孩子怎么办?容不得思考,他们只能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里。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路上,陈岗的电话响个不停,好多工作都在路上做了安排。到了所里,陈岗立即组织8名干警,配合卫生院、综合执法队和县上来的民警,迅速建起卡点,24小时对过往车辆和行人开展核查登记。

“我们一直守在这儿,排查检测进入昭通的车辆与人员,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昭阳区公安分局永丰派出所所长邓书军说,“疫情面前,我们不退,只为守护这座城。”

(记者范云 摄)

排查、解释、劝说、测温,这几乎成了55岁的水富民警赵志万和同事们最重要的事情。今年是老赵春节值班的第20个年头。疫情发生后,他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嗓子沙哑、双腿酸痛,每天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

“我是疾控人,我愿为你挡在疫情之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市疾控中心职工用行动作答:核酸检测人员李章青,孩子还没满月,就返回工作,他把亏欠化动力;身材瘦小的赵阳青,儿子刚满3岁,因为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差点晕倒在实验室。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十分辛苦,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工作人员穿上8个小时内不能脱下来,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防护服里衣服全部湿透……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大“疫”面前,全市公安、卫健、交运人发出铮铮誓言,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用汗水和付出为百姓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紧急设立85个防控点,对外省进入昭通的重要节点部位以及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码头等交通枢纽进行卡点设置、初步筛检。目前,已排查出有湖北旅居史的人员已超过1.3万。截至2月2日,全市共投入公安民警和卫健、交通、乡镇、村社等工作人员2.68万人次,出动车辆2417辆次。查验车辆26.18万辆,检测过往人员79.72万人,筛查发热人员595名,劝返车辆9443辆,劝返人员2.51万人。检测点的设置真正成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由于境内输入型病例增长的风险较大,昭通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市指挥部结合疫情形势,坚决果断将工作的重心从“堵、排、治”向“控、查、治”转移,外堵输入与内防扩散并重,重点突出“四到位”,即居家观察、集中隔离到位,干部包保、群众监督到位,重点人群全覆盖检测到位,主动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到位。把措施落到实处,用行动检验成效。

有一种担当,叫“我是党员,我先上”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危难时刻,考验的不仅是人心,更是党性。

“我是党员,我带头,我先上!”在疫情爆发的那一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共克时艰,投身疫情防控一线,采取有力有序有效的防控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不管有多艰难我都会支持你,但你一定要答应我保护好自己。” 巧家县应急管理局预备党员刘诗明,常年驻村扶贫,夫妻俩聚少离多,妻子徐帮美奔赴疫情一线,他发微信为妻子加油鼓劲。

1月 31日,彝良县在全县成立由20名党员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县纪委驻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孙家波,不顾痛风,主动请缨;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许定会巾帼不让须眉,强烈要求到疫情一线。

(实习记者杨洋 摄)

发放健康告知书、签订居家观察承诺书……盐津县庙坝镇麻柳村党员吴远春携手乡村医生,主动承担对从武汉返村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工作,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

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跨县区安置区,来自大关、永善、彝良、昭阳等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少数随迁户人口4万多人居住在这里,疫情防控的难度非常大。1月26日,继第一次全面排查之后,临时党工委书记周祥再次组织人员进行排查,织牢联防联控网,将疫情抵御在安置区之外。

……

全市1343个村(社区)响起了“大喇叭”“小广播”,防疫知识传到千家万户。巧家、镇雄、威信、盐津、大关、永善、绥江、水富等县(市),实行党员包保到户到人,开展地毯式排查,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和蔓延……

全市479个党委、459个党组、1276个党总支、10334个党支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落实党建“网格化”管理责任,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遗漏、全覆盖,确保党的组织无处不在、作用无处不发挥。18万名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身体力行,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带头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带头做好安全防护,带头开展正面宣传引导,把党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的战场上。

有一种支持,叫“国家有难,咱不添乱”

“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在疫情爆发的那一刻,有多少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抗击疫情,更改了古老的过年习俗,把居家自律作为对国家社会的无声支援……

1月31日,威信县城。商铺紧闭、路上没有行人,只有疫情防控宣传车上大喇叭发出的声音。街道两旁的屋子里,人们都待在家里,等待一场疫情早日结束。

2月2日,昭通陡街。若是往年,这里早已人山人海,而如今因为一场疫情,变得几近“空城”。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在默默地用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更多人,不在战“疫”一线,也在呐喊加油。

新型冠状病疫情爆发后,彝良县奎香苗族彝族乡奎阳村的许定巧一家积极响应乡、村干部的号召,不外出、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在家里,他们每天都能听到窗外大喇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各种音频资料。

(通讯员鲁丽 摄)

几天前,乡里的工作人员来到许定巧家,请她帮忙做口罩给乡、村干部及急需群众,许定巧夫妻俩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她说:“我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的孩子们都在上学,已经享受了国家的很多好政策,现在国家有难,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错。待在家里,也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自龙泉花园西苑发现有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后,小区一度被封闭。 早上,小区业主艾永兰到学庄菜市场买了些青菜、西红柿等蔬菜,按照程序登记后进入小区。她说:“我们大家都要互相鼓励,相互安抚情绪,不管怎样我们都要配合社区做好工作,尽量减少出门,不给国家添乱。”

1月28日,全市范围内严格落实市、县、乡、村、村民小组(社区)五级网格化排查,对重点人群实施严格的居家管控措施。为解除居家隔离群众的后顾之忧,全市落实包保干部、配备监护医生,社区按时配送生活物资、上门进行健康体检,有的党员干部、志愿者还义务当起“代买员”“外卖员”“送货员”。昭阳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挨家挨户家访问排查;“钻石人家”物管提供一次性电梯按钮专用纸,让小区住户涌起丝丝暖意;市区妇联为靖安新区赠送“母亲邮包”,温暖了留守观察搬迁群众的心……

一声号令,不辱使命;一声命令,冲锋陷阵。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从医务人员到各界人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人置身事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关系万千群众的安危,串珠成线、连线结网,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奋战者织起了阻击疫情的细密大网,在这一刻完美融合的是党性之光、人性之暖!

2020年1月31日13 时40分,好消息传来,云南省治愈首例疫情患者。当这位患者手捧鲜花,走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治疗楼的大门时,所有在场的人都难掩内心激动,热泪盈眶。

冲破病毒阴霾,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不断传出:中国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不断增加,10天创造奇迹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医护人员逆行汇成战“疫”洪流,社会各界驰援武汉,防疫措施不断升级,疫情防控急需的防护服、口罩、医用隔离面罩等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一个个好消息抚慰着一颗颗焦灼不安的心,让人们看到了病毒终将被战胜的曙光。

2月4日,立春。昭通,阴沉了多日的天气终于放晴。希望,像久违的阳光一样,一寸一寸在人心中生长。虽然,人们都知道,疫情仍然在继续肆虐,战“疫”远未结束,战“疫”仍在打响,但毕竟,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 刘静涛 易盛芳 莫娟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要闻 防疫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