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通道上最可爱的人

 2017-09-04 09:51  来源:

记者 唐玉 通讯员 石啟勇

2012年,彝良地震;2013年,盐津县城附近一个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2014年,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2016年,彝良“6·21”洪灾、盐津“7·05”洪灾;2017年,彝良县两河镇“8·24”洪灾。

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中,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流下的血与汗,看到他们留下的责任与大爱!

“救援成功,是我们最开心的一件事。”肖维斌说,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部队就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有部队官兵来了,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在彝良县两河镇“8·24”洪灾现场,当地干部群众像吃了“定心丸”似的相互传递着这一大事。

8月25日5点40分左右,彝良县两河镇两河村坪子组发生山体滑坡,阻断河道形成堰塞湖,2小时后河水漫坝自然泄洪——洪灾造成24幢房屋、1.5公里县乡油路及龙洞河桥损毁,致使115人无家可归,威胁着下游两河集镇2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闪闪的五角星,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军队,在急难险重面前,大家就是突击队,就是先锋队。这是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在8月30日看望慰问武警交通一总队三支队时说的话。杨亚林的话语道出了武警交通部队多年来挺进乌蒙山,为昭通应急救援、抢险保通建立功勋。

由于特殊的地质地形和立体性气候,昭通自然灾害多,应急救援、抢险保通任务较重。多年来,驻滇武警交通部队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要求,关键时刻第一时间奔赴抢险救灾最艰苦的乌蒙大地,为昭通应急救援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警交通一总队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肖维斌曾参加过2016年彝良“6·21”洪灾、盐津“7·05”洪灾抢险救灾工作。

2016年,得知彝良县遭受特大洪灾后,武警交通三支队官兵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抢险救灾的队伍。

6月22日中午12点30分,先遣部队抵达重灾区彝良县两河镇铜厂村田坝村民小组。当得知垮塌的路基有13000多立方米,最少需要三天才能恢复交通后,武警交通三支队立即和彝良县养护段磋商,决定重修涵洞,保证大型车辆能运输涵管到达涵洞的位置。22日该地完全具备了通车条件,在疏导了滞留两天的车流后,他们又将涵洞路面进行了平整。

随后,武警交通一总队第三支队一大队教导员带着后勤保障部队到达重灾区。

6·21洪灾,武警交通一总队第三支队官兵共79人,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抢通公路7.5公里,清除淤泥8200立方米,填筑路基1500立方米,帮助群众380多人。

“看到老百姓心急如焚,我们很痛心,只有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2017年8月,肖维斌查看了彝良县两河镇“8•24”洪灾灾情和堰塞湖后说道。“救援成功,是我们最开心的一件事。”肖维斌说,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部队就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8月25日清晨接到命令半个小时后,武警交通一总队第三支队官兵整装出发,先遣部队于中午就到达了堰塞湖上方,并立即进行现场勘查和成立指挥部。

8月28日清晨,武警交通一总队三支队副参谋长于晓东带领滑坡抢险的现场指挥和技术等人员再次现场踏勘了滑坡体、堰塞湖等灾害点,实地研判作业进场路线并优化方案,当日下午开始了抢修通往堰塞体施工的作业便道。

8月29日,两河堰塞湖泄洪排险处置工作启动,武警交通部队一总队三支队部队官兵通过新建施工便道,来到河道受阻地点,采取挖机挖掘和移除垮塌岩石等方式,疏通河道以达到逐步泄洪目的,当日下午堰塞湖已开始泄洪,湖水下降了两米多。

武警交通三支队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夏满庆也参加过6·21洪灾抢险,6·21洪灾过后,他还带着几个战士留守现场半个多月,帮助清理几公里长的龙洞河。这次彝良县两河镇“8·24”洪灾他又来了。

8月27日,部队官兵和专家二次分2批共10人进入堰塞体进行实地勘察。当他们到达堰塞体上后,轰隆隆一声巨响,滑坡了!滑坡了!坡上面和河对面的群众大声呼喊着。勘查的官兵和专家迅速撤离,可是群众只看到上来9人,他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会儿,只见满身是泥的夏满庆从玉米地里钻了出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这点危险算不了什么,修手扒崖公路那才叫危险,那可真是对我人生的一次洗礼。”夏满庆说。

有一次测绘数据,毛瑞兵脚下的一块山石忽然松动,他一把抱住旁边的松树,才没有跌落山崖。“修这条公路,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毛瑞兵平静地说

2015年4月12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由武警交通第三支队义务承担的精准脱贫交通工程——手扒崖段公路成功贯通。夏满庆就是负责此项目的队长。

手扒崖段公路位于鲁甸县火德红镇,该镇既是鲁甸地震重灾区,也是昭通市重点脱贫乡镇之一,打通手扒崖段公路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日夜期盼。手扒崖段全长5.1公里,背靠险峻峭壁,作业面狭窄,加之震后地质破碎松散,施工条件异常艰险。为满足当地政府和群众所需,武警交通三支队派出39名官兵、24台机械,主动承担江底镇至火德红镇机车、南筐、银厂、李家山4个村手扒崖山体无路区道路的开挖任务。

挖掘机操作员杨祖良已有7年的挖掘机操作经验。“这次是我遇到过的最艰难的施工,因为山上与山脚的落差有1000多米,常常山上在下雪,山下还是漫山野花。可相比起修路的难度,天气恶劣又算得了什么。” 杨祖良说。有一次,正在清理路面的杨祖良突然听到有情况的哨声,他挂上倒挡立即向后退,一块三四吨重的石头已经从十几米高的山上落下来,正好砸在驾驶室前面的工具箱上,挖掘机瞬间就被挤到一米开外,左侧履带三分之一已经悬空在悬崖边。杨祖良在战友的指挥下,一点一点地向内侧挪动挖掘机,十几分钟后,才脱离险境。

武警交通三支队副总工程师毛瑞兵是一名修路专家,但这条路却让他很头疼。“在悬崖上修路,机械不好操作,加上上面是绝壁,修的过程中石头经常会掉下来,很危险。”他说。有一次,毛瑞兵看到一个施工人员在打炮眼,他头顶上方一块0.5立方米左右大小的石头掉了下来。这名战士听到声音本能地一闪,石头砸在了脚边。还有一次测绘数据,毛瑞兵脚下的一块山石忽然松动,他一把抱住旁边的松树,才没有跌落山崖。“修这条公路,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毛瑞兵平静地说。

在130天的奋战中,官兵们不畏艰难、挑战极限、顽强作业,共计清理石方8.2万多立方米、土方4.5万多立方米。

手扒崖段公路的贯通,直接惠及2个乡镇、6000余名群众,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也方便了农产品的外销,为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地老百姓对官兵们充满敬意,银厂村老党员黄安友说:“武警官兵就是‘天兵天将’,过来给我们开路。”

恶劣的作业环境也锻炼了官兵们的作业能力。驻扎在昆明的武警交通官兵,平时都进行有针对性的操练,时常保持战备状态。

夏满庆还帮扶着一个小孩,“这孩子今年该上幼儿园了,最近一直在两河救灾,没时间给孩子打钱。”提到这个孩子,夏满庆脸上满满的全是爱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武警交通专业应急救援部队紧急抽调一、二总队进驻巧家白鹤滩,抽调四川向家坝、溪洛渡电站专用公路养护保通任务的300名专业抢险队员和60余台大型救援机械,紧急开赴地震灾区。

当他们到达灾区后,因急需打通包谷垴镇90多名重伤员运送的生命通道,救援部队迅速将官兵分为道路抢通组和人员搜救组,道路抢通组在损毁道路上清理出一条供救护车辆通行的便道;人员搜救组则携带着抢险工具徒步向龙头山镇挺进。

截至8月4日13时,武警交通二总队的一个机械化抢通分队已抢通老店镇至包谷垴乡方向受阻道路14公里,并打通包谷垴乡至红箐村道路11公里,另一个抢通分队由老店镇沿昭巧公路向龙头山镇推进14公里,两个抢通分队共清理土石8000多立方米,转运受困重伤员4名,1500多名群众脱困。

鲁甸8·03地震发生以来,武警交通五支队官兵携带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22台,迅速投入抢险。鲁甸县龙头山镇天生大桥附近遭遇特大山体滑坡,正在此段负责打通昭巧公路的武警交通第五支队官兵成为搜救幸存者的又一主力军。截至8月7日下午,在与各救援队的配合下,搜救出幸存人员9人,遇难者14人。

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发生了,猫谢线是彝良县城通往震中洛泽河镇的生命线,地震造成此段道路完全失去通行能力。武警交通二支队26名官兵赶到猫猫山段排险现场,运用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对滑坡体进行铲除,确保了前往洛泽河镇道路的畅通和救援物资的顺利运抵。

武警交通一总队官兵第一时间紧急驰援400公里,快速抢通灾害最为集中的40公里塌方路段,排除险情百余处,安全转移群众170余名,被誉为生命通道上的救护神。他们深夜抵达现场后,第二天一大早便赶赴现场抢通。没有路,官兵们决定拆除山体一侧受损的某铅锌厂厂房和民房。厂房内堆积了水泥桩和成捆的电缆线,机械无法开进,30余名官兵就肩扛手搬。教导员方世庆不慎将手磨破。挖掘机手牛玉豹在遍是泥泞的崎岖山道上清理废墟,几次被落石砸中机身。一次履带被滚石卡住,动弹不得,而头顶随时有山体垮塌的可能,情急之下,他一个倒档,安全脱险。观察哨杨杰一连几天四处遥望着头顶山体,一天下来,脖子胀痛得不听使唤。

2012年9月13日,武警交通一总队副总队长杨世同便火速坐上指挥车,直奔公路现场,这一夜杨世同几乎没有合过眼。彝良9·07地震发生后,曾先后参与四川汶川、甘肃舟曲等重大应急救援任务的杨世同,主动请缨,要求亲赴一线参与抗震救灾。熟悉杨世同的人都知道,灾区的灾情多严重,他前往一线的心情就有多迫切。就是这样的坚持执著,他第一时间掌握了全程灾情,并亲自绘制了应急抢通指挥图,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抗震救灾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刻面临威胁!“你右侧山顶山体有塌方迹象,请注意规避,火速组织过往群众安全撤离!”一次,坐镇现场指挥的杨世同向二支队副政委李跃珍紧急下达命令!

一时间,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机组在指挥员冯杰的调度下,冒着频发余震,冒死挺进。乱石不时砸在机身上,可没有一人、一台机械退缩。十几分钟内,20余辆客车、货车和170多名群众,在武警交通官兵的指挥下,快速驶出塌方区。20秒后,伴随着震天巨响,约3万立方米的山体整体垮塌。

紧要关头,便是与死神赛跑的一次次生死大营救。暴雨、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灾害不可抗拒,急难险重任务随时随地将在,英勇的武警交通官兵们严阵以待,屹立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的通道。

2012年10月2日至3日凌晨,盐津县一主干道路段发生山体塌方和较大面积滑坡,武警交通六支队应急出动,营救被困人员和抢通道路,截至10月6日,该路段成功抢通恢复通行。

2013年,昭通市盐津县城附近一个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上千方泥石掩埋了2户居民,造成9人被埋。武警交通第三总队第八支队应急出动,火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截至8时许,已成功救出4名被埋群众。

鲁甸8·03地震救援结束后,武警交通三支队政委米宏立带领技术骨干深入鲁甸县火德红镇各村实地走访调研,全面展开扶贫路进村到户、饮水窖到院子、助学到课堂、技术到个人的攻坚行动。对火德红镇8条、共35公里的路基进行改造,修建水窖、水池78个、100立方米抗旱池5个。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军地共建共育长效机制》联合办学,资助贫困大学生毕业回乡支教,定期派官兵蹲点辅导支教。

夏满庆告诉记者,他们三中队一直驻扎在鲁甸县火德红镇,利用部队的优势,帮助党委政府修通了一条非常复杂的公路。一次,由于道路湿滑,装载机在往下滑的时候,战士李光伟来不及把脚抽出来,装载机从他的左脚上碾压过去,造成左脚粉碎性骨折。“目前已经做了2次大手术,后期还有些小手术要做。”说起这个战士,铁骨铮铮的夏满庆眼眶湿润了。在扶贫点上,夏满庆还帮扶着一个小孩,“这孩子今年该上幼儿园了,最近一直在两河救灾,没时间给孩子打钱。”提到这个孩子,夏满庆脸上满满的全是爱。

乌蒙大地,灾害现场,一支支英雄的团队在抛洒着热血,一群群铁血勇士在展示着血性人生。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