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召唤 ——昭通好人刘志红的故事

 2017-09-02 13:09  来源:

◆记者 范 波

“我在物质上一无所有。但我有满腔热血。我献出热血帮助他人重新获得生命。这是生命在召唤。我一生的使命。”

—— 记者题记

8月25日,受台风“天鸽”的影响,云南全境经历了强降雨过程。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巧家东坪在风雨中送出了又一个大学生。经过8个小时的冒雨赶路,19岁的陈顺利从巧家县东坪镇老街村来到昆明理工大津桥学院新生报到。陈顺利母女搭乘的是刘志红的便车。如果没有搭上刘志红的便车,陈顺利母女需要花两天的时间才能从家里赶到学校。这段距离从地图上看也就200公里左右,如果用高速公路的车程来衡量,大概两小时的距离。

刘志红经常回巧家东坪老家,回昆明时都要捎带上学或看病的乡亲出山。每年开学季,也必定要回东坪,还都要捎带上学的学生出山,不收他们一分钱的捎脚费。每次这样做后,刘志红才觉得心安,这一年仿佛没有白过。这是他在心里为自己立下的规矩。离开东坪以来,刘志红为自己立下的规矩还包括每年坚持无偿献血,21年从不间断。至今他已拥有106本无偿献血证,一本献血证上至少有两次以上不等的献血记录,最多的已达9次。连续无偿献血量达100公斤以上。相当于他体重的一倍还多。

巧家东坪的乡亲都知道,村里有个好人叫刘志红。 他捐献的热血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或者在生命的倒计时刻给予了那些将要离世的人最后的人间温暖。但乡亲们不知道刘志红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得主,云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车上的封面人物。

如今正步入盛年的刘志红曾是农家少年,青年军人,钢筋工人,他用金沙江般的磅礴大爱和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聚集了时代正能量,搭建了永不失落的精神家园。

刻在额头的金字塔

巧家东坪,地处金沙江畔,长江的上游。鬼斧神工的深山峡谷切断了通往外界的道路,在赋予人们不屈的担当精神的同时,大山也设置了重重考验,给生活其间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制造了困扰。生存挑战异常艰辛。家里有兄妹六人,由于母亲常年生病,年少的刘志红很早就感受了无助时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贵和温暖。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和乡邻们共同抗击各种灾害的患难与共,滋润着刘志红幼小的心灵。刘志红9岁那年,家乡发洪水。洪水过后,刘志红上山放牛。由于洪水掏空了山脊,牛踏在山脊上悬空摔下,裹挟着紧跟在它身后的刘志红一起翻滚着摔下了山崖。山崖附近一位汪姓老人抱着身上淌血的刘志红进了家门。有人说,这娃娃没救了,抱去丢了吧。但更多的善良乡亲坚持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救治到底。经过乡亲们的救治,三天后,昏迷的刘志红终于苏醒,捡回一条命。这次遇险的经历给刘志红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额头上有了形似金字塔式的伤疤,成为刘志红独特的个人标记,提示他这次众人相助死里逃生的经历;二是内心埋下了感恩的种子:既然自己的命是大家捡回来的,自己的命就属于大家。余生将尽最大的努力回报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996年,外出打工的刘志红来到昆明羊仙坡云南供销学校食堂上班。一天,刘志红听同事说医院有一位危重病人急需输血挽救生命。仿佛是生命在召唤,尽管与患者素不相识,刘志红仍毫不犹豫站在了义务献血者行列的最前面。殷红的血从胳膊随着针管抽到袋子里,然后再进入别人的身体,唤醒渐渐沉睡的生命,重获新生。想到这样可以帮助别人,挽救回一个仅此一次的生命,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刘志红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欣慰和幸福。

追随军队的荣光

1997年,刘志红参军了。在部队,遇上抢险救灾等危急险难的任务时,刘志红总是冲在最前面,想着以自己的力量带给别人帮助。当年,安宁发生大火灾。刘志红所在部队参加火场救援。从首长到战友,人人争先恐后,不怕牺牲,站在扑火前沿。刘志红亲眼看到,一团火球滚进班长的鞋里,班长没有退让半步,抱着灭火枪还在往前冲。爱祖国,爱人民,舍生忘死。在这一刻,军队的灵魂注入刘志红的血液。

从此后,“牺牲自己,帮助别人, 成就他人”更加坚定地成为刘志红的人生信条。每天,他都在想着如何带给别人帮助。他常常想,作为农民的儿子,自己拥有的财富不多,但自己有健康的身体,有一腔热血,能够奉献给社会。无偿献血,拯救生命。这是自己完全能够做到的事。于是,在得知血液中心血库告急消息的时候,刘志红就会从部队乘车七八个小时赶到昆明,献了血,悄然离开 。 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这些人口众多的城市对血液的需求总是如饥似渴。刘志红自掏路费前往这些城市,只是为了去无偿献血。为鼓励和感谢无偿献血者,有的城市会给予无偿献血者一些路费补贴或营养补贴。刘志红获得补贴后都会如数捐给当地社会福利院,用于救助老人和孤儿。

多次无偿献血,刘志红获得过很多荣誉。最高荣誉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2001——200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1月5日,刘志红将献血证、荣誉证书、 奖章(照片18张)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005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将以上物品永久收藏。

云南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先试者

在无数次的无偿献血中,刘志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可敬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他们时刻听从生命的召唤,一旦需要,大家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血液中心,用鲜血拯救危机中的生命。随着白血病患者发病率的增加,白血病患者对血液的需求量很大,同时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也很迫切。在无数的白血病患者急需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同时,大多数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疑义,害怕捐献造血干细胞有损自己身体健康。可刘志红毫不胆怯,成为云南最先接受捐献造血干细胞实验的人士之一。2005年,刘志红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到北京中华骨髓库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配型。遗憾的是配型没有成功。

几年后,云南建成了中华骨髓库捐助云南分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为更多罹患绝症的病人带来希望。

心系公益的钢筋工

2007年,刘志红从部队转业到了昆明市高新区劳动局。三个月后他辞职了,转身成为一名建筑工地的钢筋工。带领从乡村出来的几十号农民工兄弟在昆明各地建筑工地捆扎钢筋,为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撑起脊梁。

繁重的工地劳动,没有磨灭刘志红心中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火焰。他每年坚持到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坚持为身边的人做好事。他为自己订的目标是在做好钢筋工作的同时,到云南各地州献一次血。随着经济市场的改变,近年来,钢筋工的活计没有前两年多了,空闲下来的刘志红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做公益上了,那就是圆一个通路梦。

云南梦的东坪篇章:通路梦

高山大河阻隔了东平老街村和新街村之间的交通。刘志红和乡亲们盼望通路。他们的愿望是有一条能够双向通行的乡村公路,让七八十岁的老人可以用拖车到村公所拖来米或盐等生活必需品。而不用拄着拐杖背着米走在坡度70度以上的羊肠小道随时面临摔下山崖的危险。

村里每年都要发生从山道滑下山崖摔死摔伤的事故。由于没有路,村里建不了学校,村里的孩子只能到邻村去上学。为了让孩子们上学的路好走些,住在村里的代课教师雷文昌曾独自用镰刀割路上的茅草。草长湿滑,脚下一溜,雷文昌跌下了山坡。三天后,人们才在山脚找到他,而他早就停止了呼吸。

水、电、路困扰着村庄。刘志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2年,从部队回家探亲的刘志红 与家人商量后,用家中的房屋作抵押贷款3万元,带领家乡人解决通电问题。他们从四川西昌买来电杆,利用人背马驮把电杆运上山。差一颗螺钉,刘志红就徒步26公里到乡集镇上去买。架设电杆过程中,刘志红领头抱着电杆头往山上举送,体力透支,多次跌倒。有两次差点跌下悬崖,险些丢了性命。电杆架好后,刘志红的体重从74公斤掉到了64公斤。在刘志红的带领下,码口组结束了缺电的历史。

2004年,解决村里通水问题成为刘志红的新目标。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另一个为他无偿献血事迹而感动的爱心人士刘瑞也捐助了1500元,两人一共筹集了6000元钱,他们从1公里外的山脚下架设了饮水管道,解决了村里的饮水问题。

通了水电以后,通路成为刘志红和乡亲们最大的梦想。2002年,还在部队的刘志红就和村干部一起与乡亲们商议修通家乡新街村到老街村的道路的办法。在刘志红的感召下,大家齐心协力,牵涉到占用土地的人家,还签下了无偿出让土地修筑集体道路的志愿书。然而因为各种原因,这条在卫星定位地图上大约7公里左右的道路,一直没有成为现实。而这条路一旦联通,将惠及两个村6000多人。村里的花椒、桑蚕等物资将流通到山外,实现它们应有的价值,全村脱贫奔小康也就有了希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这条爱心路在等待时间的眷顾和更多的人的关注。

15年来,全村6000多个生命在呼唤:通路!通路!路通成为刘志红和乡亲们最大的共同理想。

在无偿献血的21年里,刘志红是一曲生命的颂歌,他饱满的爱与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承受困顿命运的人们抗击人生的风风雨雨。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