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09: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今年以来,昭通市将建强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作为深化改革、促进行业组织转型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聚焦“党建引领、保障支撑、机制建设、作用发挥”四个维度,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仅筑牢了协会商会健康发展的根基,更有效激发了其服务经济、赋能社会的巨大潜力,为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强化党建引领 把稳“方向盘”
昭通市将党建引领贯穿于联系点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把联系点打造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延伸,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立健全党组织与管理层共同学习、共同议事机制,确保党组织在重大决策、重要活动中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协会商会发展把舵定向。
将协会商会人才培育纳入全市新兴领域培训大盘子,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选派优秀党组织书记赴昆明、杭州等地学习取经;另一方面,精心举办市级示范培训班,全面提升协会商会在法人治理、战略规划、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昭阳区等地创新开设“社会工作大讲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等专题培训,持续为行业党委负责人充电加油。
出台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六同步”机制,大力推动“党建入章”,持续开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集中攻坚。通过建立101人的党务工作人才库、规范组织生活、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等措施,不断提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在全市已建立党组织的行业协会商会中,由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比例达62%。昭通市福建商会便是生动例证,其支部委员会与商会管理层深度融合,由4名核心班子成员兼任支委,其中2名为市政协委员,党员队伍也从最初的3名壮大至28名,党支部荣获市级“规范化建设党支部”称号,党建与会建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强化保障支撑 夯实“硬基础”
没有坚实的保障,发展便是无源之水。昭通市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务实管用的举措,为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级层面精准施策,制定昭通小肉串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市内穿制、烤制市场主体以及省外烤制市场主体分别给予10万—50万元、2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以实实在在的利好撬动产业发展。
严格落实党费全额拨返政策,并建立财政支持长效机制,每年为市级行业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分别提供10000元、5000元、3000元的基本工作经费。同时,推动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每年为行业党委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党建工作经费。此外,积极争取市管党费支持,例如专项拨付5万元用于省级联系点大关县竹产业协会的党建工作,有效提升了联系点的“造血”能力。
通过开展金融服务融通行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举措,着力破解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面临的要素瓶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昭通监管分局积极作为,组织召开多场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创新推出“乡旅易贷”“苹果贷”“天麻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滴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强化机制建设 优化“软环境”
昭通市致力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协会商会发展的优质环境。
在市、县两级全面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联席会议制度,已累计召开11次会议,协同解决了一批行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中梗阻”问题。坚持“管行业就要管党建”原则,指导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组建了8家行业党委,确保脱钩和直接登记的协会商会都能找到“娘家”,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
创新出台昭通市社会工作市级党群部门协同机制、昭通市服务企业需求局长主任“坐诊、巡诊、上门问诊”工作规程,配套发布线上线下企业诉求投诉指南,搭建起便捷高效的政企沟通“立交桥”。严格落实“三联系”制度,即党委社会工作部和行业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协会商会、协会商会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会员单位、党员联系群众,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通过开展党建惠企专项行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已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6个。
同时,拓宽监督渠道,明确监督职责,建立常态化的问题建议收集反馈机制,对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持续为协会商会发展清障护航。
强化作用发挥 彰显“实效能”
昭通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正日益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促进行业自律的“协调员”和服务社会民生的“暖心人”。
昭通市福建商会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优势,成功吸引外来投资超150亿元。大关县竹产业协会牵头制定标准化生产规范,推动36.4万亩筇竹笋基地获得有机认证,助力“大关筇竹笋”斩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昭通市昭通小肉串发展协会积极参与产业政策制定,与市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创办昭通小肉串技能人才培训学校,带动11.77万人就业创业,使昭通小肉串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昭通小肉串烧烤工”更是成为响亮的云南省特色劳务品牌。
指导协会商会加强法人治理和诚信自律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规范会员行为、调解行业纠纷、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秉持“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的理念,各联系点积极引导会员企业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昭通市湖南商会捐资5万元帮助30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昭通市福建商会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累计捐赠款物500余万元,并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就业帮扶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该商会也因其卓越表现,先后荣获省级、国家级“四好商会”称号。
通讯员: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