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市人大精准发力:以法治监督护航32万青少年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通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施成效显著,人大监督机制成关键推手

 2025-11-11 11:0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召开的昭通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昭通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施情况的视察报告》。这份凝聚民意、聚焦实效的报告,标志着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之大者”纳入常态化监督议程,通过制度化安排、全过程参与和靶向性建议,有力推动全市各族青少年交流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感有效”。

人大主导:顶层设计+实地监督双轮驱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部署要求,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将“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列入2025年度重点监督议题。8月13日至15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组成高规格视察组,深入威信县扎西镇庄子上社区、大屏上易地搬迁安置点、龙溪妇女儿童之家托管班,以及镇雄县大湾镇罗甸河社区、果珠乡高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民族中学等一线阵地,通过实地走访、随机访谈、查阅台账等方式开展沉浸式视察。

“人大不是走过场,而是带着问题来、奔着实效去。”一位参与视察的人大代表表示。视察期间,代表们重点关注活动是否真正触及青少年心灵、资源是否精准投向薄弱地区、部门协同是否高效顺畅,并现场提出多项改进建议。

8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市民宗局、市教体局等部门汇报,广泛吸纳基层教师、社区工作者、学生家长及青少年代表的意见。这种“走下去听民声、坐下来议对策”的闭环监督模式,为人代会审议打下坚实基础。

成效显著:32万人次浸润,“五个认同”跃升至92.4%

报告显示,自2022年计划启动以来,在市人大持续监督推动下,昭通市构建起“强统筹—聚主线—建平台”三维工作体系,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739场次,覆盖各族青少年32万余人次,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优秀率从76.2%跃升至92.4%,创历史新高。

一系列富有人大监督印记的创新实践脱颖而出:

威信县依托红色资源打造“国防+科技”军事夏令营,运用VR技术还原长征场景,吸引7043名学生参与,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40%。苗族少年王宇杰在体验后动情地说:“原来课本里的长征这么难,现在的民族团结是先辈用命换来的。”

盐津县“石榴籽”篮球队两度问鼎全国赛事,彝族队长李子昂与汉族队友李浩然互帮互助的故事,成为“球场无民族、团结靠合力”的生动注脚。

跨区域协作机制在人大建议下加速落地:联合川滇黔五市成立“赤水河青少年生态联盟”,征集环保作品5000余篇;组织赴上海研学、邀请97名海外华裔参与“寻根之旅”,推动民族情感交融超越地域与国界。

“乌蒙石榴红 籽籽心向党”同心营今年暑期组织74名各族青少年研学,鲁甸回族学生马文昊在地震纪念馆看到各族群众共同援建家乡的展品后感慨:“我也要做一颗团结的种子。”

尤为亮眼的是,由市人大推动纳入教育体系的“五个一”红色教育工程已覆盖287所中小学,获教育部典型案例表彰。扎西小学教师毛秋云坚持25年讲好红色故事,其学生卓筱晗讲述的《留在扎西的红军宝贝——X光机》入选全国优秀视频,打动无数观众:“这台机器救过红军伤员,现在我们要救起民族团结的火种。”

人大亮剑:直面短板,开出五剂“法治良方”

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回避问题,直指当前存在的“部门各自为政、资金缺乏长效机制、部分活动重形式轻育人”等痛点。会议据此明确五项刚性举措,彰显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与建设性:

强化统筹协同:责成市政府牵头制定职责分工方案,明确民宗部门统筹协调职能,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创新资金保障:推动设立专项基金,对接沪滇协作资源,确保项目可持续、情感联结长效化;

夯实数据根基:建立全市统一动态台账,对活动场次、参与人数、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实时监测,杜绝“数字交流”;

深化主线引领:按年龄分层设计内容,推广“故事+互动”育人模式,实现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

打造经验样板:系统梳理易地搬迁安置点、红色研学、非遗传承等特色路径,形成“一县一品”可复制案例集。

“人大不仅要‘看’,更要‘推’和‘督’。”市人大民宗外侨委负责人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项政策都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都真实受益。”

长效赋能: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青少年交流是民族团结的源头工程。”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挥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四大职能,推动将学校实践全面纳入计划框架,并通过媒体宣传、成果展演等方式扩大“昭通经验”影响力。

目前,“乌蒙石榴红”品牌已开展宣讲演出560余场,覆盖群众超百万人次。在鲁甸卯家湾安置区,1337户各族群众互嵌而居,彝族妇女陈忠芳欣慰地说:“现在娃娃们比我们还懂,团结才能过好日子。”

随着五项人大建议逐步转化为政府行动,昭通正以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的监督机制,推动各族青少年从“广泛交往”走向“深度交融”,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力量。


通联:昭通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  杨兴平 


一审:郭 倩  一校:杨兴平  二审:倪 娜
二校:胡远松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郭 倩  一校:杨兴平  二审:倪 娜
二校:胡远松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