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从“企业跑断腿”到“服务送上门” ——盐津县打造政务服务新范式

 2025-09-24 21: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盐津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行“局长上门问诊”服务模式,将政务服务从“窗口被动受理”升级为“主动上门解难”,生动诠释了“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的改革真谛。“从土地审批到食品许可,所有手续都是盐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我们连政务服务大厅的门都没进过!”海能酒厂负责人的感慨,像一束强光,穿透了传统政务审批的迷障——它照亮的不仅是企业的惊喜,更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基层的生动实践:通过流程再造与角色转换,让“干部多跑腿”换来“企业零跑动”,真正打通惠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盐津县2025年50个重点项目中的“明星工程”,海能酒厂落地伊始便面临土地规划调整、多证并联审批等复杂问题。当企业踌躇于繁杂手续之际,盐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一支由5名骨干组成的服务专班已悄然进驻企业现场。将服务窗口直接前移到尘土飞扬的工地之上。依据“一企一策”的定制方案,专班人员如同精准的“政务导航仪”,为企业协调破解了从土地规划许可、建筑施工许可到食品经营许可等十余项关键审批壁垒,硬是将项目整体审批时限压缩了82%。盐津县首个“零跑腿”开工并成功落地的亿元级产业项目由此诞生——海能酒厂在未踏入政务大厅一步的情况下,所有证件已完备齐全。

在推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服务团队在严守政策底线的同时,大胆创新“五同步”工作法:同步指导材料准备、同步开展现场勘验、同步启动部门联审、同步预发许可文书、同步跟进后续监管。这一创新机制巧妙拆解了审批流程中的“中梗阻”,让政务服务由“接力跑”变为“并肩行”。

更让企业安心的是配套的“容缺受理”与“告知承诺”改革举措。在海能酒厂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关键节点,服务团队凭借专业敏感,及时发现部分设计存在潜在缺陷。为避免企业后期陷入千万余元改建损失的巨大风险,团队迅速反应,紧急协调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在短短48小时内成功出具改造方案——这不仅挽救了巨额资金损失,更让企业真切体会到政策温度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盐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局长上门问诊”模式推行至今,已有25家企业享受到了这种主动靠前的上门服务。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省运营成本十余万元,显著提升了办事效率与企业满意度。海能酒厂项目作为“零跑腿”审批的生动样板,其高效落地与顺利运行,成为盐津县优化营商环境最有力的无声宣言。

盐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服务理念,致力于将“局长上门问诊”这一创新模式升级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让更多企业享受‘零跑腿’新体验,是我们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务担当。”

“盐津零跑腿模式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甚至实现了‘零公里’的跨越。”大家对此评价道,“它不仅是流程的再造,更是服务理念的根本重塑——当政务服务像快递一样精准送达,企业专注发展的信心自然蓬勃生长。”

从“企业跑断腿”到“服务送上门”,盐津县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重塑政企关系新范式。当海能酒厂的生产线在群山间轰鸣运转,这声响已超越产业落地的物理震动——它成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时代注脚,用实践印证了政务服务改革的黄金法则:政府向前一小步,便是企业发展的飞跃一大步。


通讯员:龚健平

一审:陈允琪  一校:龚健平  二审:童博谣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允琪  一校:龚健平  二审:童博谣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盐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