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供电局“电网+”模式照亮乌蒙山村致富路

 2025-09-23 15: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产量多少?价格怎么样?销路好不好?”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落雁乡保隆村的鱼塘边,南方电网云南昭通供电局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长碧俯下身,与渔产养殖户的几句家常话,道出了电力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初心。

渔产养殖户谢才所在的落雁乡保隆村塘湾鱼塘,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援建,项目总投资21万元,于2024年1月31日正式竣工,该项目已惠及38户共184人。吴长碧此行的目的,便是实地考察鱼塘、生猪养殖等南方电网产业帮扶项目的进展,系统评估已竣工项目的实际效益。

渔业养殖户谢才也高兴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前我在外打工,东奔西跑还照顾不了家。自从供电局帮我们建起鱼塘,现在不用出远门,靠养鱼一年就能赚10多万,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昭通供电局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为昭通市2.3万平方公里土地、212.14万客户提供可靠电力保障的重任。近年来,昭通供电局累计投入乡村振兴领域资金高达31.57亿元,构建了“电网+产业+消费+公益”的综合帮扶模式,不仅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而温暖的足迹。

昭通供电局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昭通供电局党委定期专题研究部署,深入一线调研督导,通过每月一次的政治监督和5次专项巡察研究,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地。构建了“市局-县局-驻村工作队”的三级责任体系,派出55名骨干员工扎根21个驻村点,依据六项帮扶措施精准助力农户增收。通过建立729户3097人的“三类对象”动态监测台账,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电力是发展的先行官。2023年以来,昭通供电局投资11.08亿元全面提升农村电网,新建中压线路1628.54公里,新增配变2611台,改造低压线路1519.6公里,治理重过载低电压问题5092项,有效解决了122条线路的频繁停电问题,供电可靠性和质量实现飞跃。同时,超前布局满足水富高新区、巧家滨江社区等新兴区域用电需求,助推全市城镇化率显著提升。投资1.04亿元解决1.4万户脱贫地区低压用电问题,投资0.65亿元满足427户小微企业发展用电,并建成覆盖150个乡镇的充电网络,释放了乡村绿色出行和产业升级新动能。

变“输血”为“造血”,是可持续帮扶的关键。昭通供电局坚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2021年至今在11个帮扶点实施产业项目13个,投入资金202.4万元,完善产销体系,推动帮扶点农产品上线“赫兹乐购”等平台,实现销售收入0.9万元。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促进项目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3万至5万元。共和村党总支书记胡贵彩对此深有感触:“自从昭通供电局挂钩帮扶我们村,实实在在办了不少好事。不仅协调争取资金升级电力设施,还帮助我们发展产业,村里大变样了,群众得到了实惠,真的非常感谢!”

在盐津、镇雄、威信三县,投资417万元建成的26间“南网知行”书屋惠及24416名学生,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书屋内,“向雷锋同志学习”“阅读无限 知行致远”等志愿活动蓬勃开展,“知行”文化浸润人心。与此同时,优秀帮扶干部扎根基层,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例如:吴长碧在项目考察中主动与驻村队员探讨发展难题,分享驻村经验,重点破解养蜂产业等项目的推进堵点;郭成陆(大关县回龙村第一书记):通过打造万亩筇竹示范基地,成功带领村民实现增收致富。这些故事不仅被镜头定格,更深深镌刻在百姓心中,彰显了基层帮扶的深远意义。

如今,昭通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已达99.86%,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623%,户均配变容量达2.85千伏安。革命老区威信、镇雄、彝良三个县的户均年停电时间大幅下降80%。投资14.3亿元的500千伏鹤城变等重点项目,更为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昭电”力量。


来源:盐津融媒 吴强 通讯员:许星杰 文/图

一审:张 帆  一校:吴 强  二审:聂学虎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张 帆  一校:吴 强  二审:聂学虎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供电局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