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裕:创作如生活一波三折

 2017-06-07 10:10  来源:

◇谭光吉

“写作就像喝水,心灵可以从中得到滋养,一旦缺水就会连灵魂一起干涸。”铁裕说。这么多年来,文学创作已经变成他生活甚至生命中流动的血液。

初识铁裕,是在五月的一个早晨,中等个头的他身着一身迷彩服,黝黑的皮肤上印刻着岁月的斑驳,粗糙的双手爬满了又黄又硬的茧。一路上他都没怎么说话,或沐着阳光低头沉思,或抬头看看车窗外划过的风景。若非事先知晓,恐怕很难有人将他和诗人、作家联系起来。

 “没有安稳的环境,加上幼时比较贪玩,很少静下心来读书,这是我心里一直以来的缺憾。”铁裕的学生时代常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母亲病逝时他才三岁,随后同父亲一起去了昆明。在陌生环境里,铁裕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一切。由于父亲忙于工作,疏于对他的照料,年少无知的铁裕也便放任自流。后来,铁裕又和父亲从昆明辗转去了贵州,几经周折最后才回到昭通。

“那时,我父亲闲暇之余常喜欢搞些创作,经常埋头写到深夜。”铁裕说,父亲一直想把颠簸的人生经历写成自传,好让自己耳濡目染,从而让他从小对文学创作有着别样的情愫。

 1986年,在昭通毛纺厂工作的铁裕怀揣着热血和理想开始学着写诗。一方面,他想要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另一方面,颠沛的生活经历、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后来胆结石缠绕的痛楚都让他急于抒发内心的愁苦和悲痛。靠着一支笔杆子,铁裕在现实面前苦苦挣扎,然而,他创作之路也如少时的经历一般一波三折。

 “虽然作品偶尔也在发表,但还是感觉鲜有人理解,投出去的作品往往如石沉大海。”说到这里,铁裕不禁眉头紧皱,陷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苦闷之中。

渐渐地,铁裕深感诗歌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他开始尝试写散文。十年后,他的第一篇散文《阅读父亲》在《华商时报》刊登。当收到编辑寄来的50元稿费时,铁裕很激动,“不是说为了那点钱,而是感觉被认可,所以很兴奋。”

 好景不长,几年以后,毛纺厂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铁裕也就随之经历了创作路上的冰凌期。“那时候,家里条件十分艰苦,妻子没有工作,自己身体不好,两个娃娃又要读书。”他说,在那段日子里,家徒四壁,妻子不能理解他,家庭矛盾急剧升级,加上当时投出去的很多稿子也不被认可,自己内心十分无助和彷徨。

 “当我已经想要放弃写作的时候,柳江的一位编辑写信鼓励我继续下去,甚至让我加入了他们的作协。”铁裕告诉记者,每一次当他没有信心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这就成为了他写作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在,在昭通一中凤池分校做勤杂工的铁裕仍然坚持写作,“我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浅浅的话语,虽波澜不惊却又坚定而执着地沉淀在铁裕的眼中。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