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 润物无声

 2016-07-24 15:58  来源:

★ 苏战冰

看到“我与《昭通日报》”的征文启事,我的反应完全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1999年前后,我偶然与《昭通日报》结缘,几年间,断断续续地在副刊发了几篇文章。慢慢地,网络世界发达起来,我建了博客,自娱自乐,优哉游哉。甚至,连《昭通日报》这个朋友也简单地遗忘了。直到去年,我们恢复联系,再续前缘,感觉真是奇妙,就像从来不曾分开过。

编辑时不时地约稿,我一边感激一边致歉。我只是玩玩博客,写的太过随心随意,便以“有合适的再说”为由搪塞,咋想这事就该翻篇了。谁知,编辑很执拗,竟跑到我的博客上去刨。我大为感动,这之后,但凡写出点自己满意的文字,第一时间发给《昭通日报》才心安。

“报纸要好看,大力办副刊。”譬如《北京晚报》的“五色土”、《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羊城晚报》的“花地”、《杭州日报》的“西湖”等副刊,形式精致,个性鲜明,内蕴深刻,已经成为各自的金字招牌。从报人角度来看,副刊是培养作家的摇篮、发现作者的触须。印象里,《昭通日报》的副刊就是这样做的,她一直是温润的、包容的、生动的、纯粹的,充满匠心、充满暖意、充满力量、充满诗情画意,仿若四时小菜,包罗万象,一应俱全,任凭挑选,是读者、作者和编者的精神家园、心灵栖息地。静水深流,润物无声,在众声喧哗中,这种追求、这种坚守显得尤为珍贵,不可或缺。

在这个金钱至上、欲望膨胀的年代里,一群充满理想与正能量的报人,坚守着文艺副刊的阵地,崇尚心灵的自由,抒写自身的卓越不凡,上下求索,勤勉不懈。诚然,利益少了,但精神财富却取之不尽,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滋养身心、从容思考的机会,这也使得《昭通日报》成为地市级日报中的翘楚。这种从内到外的品质保证,让读者拿得起、放不下,报纸的寿命自然得到了延续。

世上报纸何其多,《昭通日报》却是独特的“这一个”。她与读者、作者的情谊真挚而绵长,她活力四射,不忘初心,继续向梦想前进。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