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写在全面完成鲁甸“8·03”地震民房重建任务之际

 2015-12-26 11:14  来源:

昭通日报评论员

一年前,地震灾区一片废墟、满目狼藉;一年后,灾区群众喜迁新家园,开启新生活。一年多的攻坚克难、艰苦拼搏,鲁甸“8·03”地震灾区民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在这样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里,我们心怀感动和崇敬,为那些坚守灾区、战斗灾区和奉献灾区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过往,心潮难平。一年前,鲁甸发生的6.5级地震,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牵动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心。命运共同体意识由此凝聚,并内化为社会共识,外化为共克时艰的强大动力。随着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废墟上重建美好新家园,成了受灾群众共同的期待,也成了考验各级党委政府能否打赢这场“硬仗”的一块“试金石”。

灾后重建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宏大战役。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科学规划,高效率推进重建;以解决民生为重点,高水平推进重建;以群众满意为根本,高质量推进重建。重建过程中,灾区加强要素保障、强化质量安全、落实包保责任、全程监督检查,把地震灾后应急资金重点用于解决群众生计和恢复民生工程项目上,在解决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饮用水等实际困难,让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期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向灾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家园重建,产业兴起,社会重构,三个维度上不仅是一砖一瓦的重绘,更是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的一次深刻革命。恢复重建孕育着发展,连接着梦想,也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彰显了大写的鲁甸力量。

搬进新家园,就意味着灾区群众崭新生活的开始。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何安排,产业如何发展,灾区与全国人民如何同步实现小康,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去思考和落实。完成民房重建任务,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我们去做的工作依然很多,我们不仅要让灾区群众住进好房子,还要毫不松懈地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灾区每一位群众都有安全感;还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奔向小康。让灾区群众既要住进新家园,还要过上好生活。 当然,作为灾区群众,在分享乔迁喜悦,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更要心怀感恩之情,不等不靠,积极奋进,把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精神化为抓好生产生活的动力,共同用汗水和双手去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

“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经历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鲁甸地震灾区正迈进发展振兴的新阶段。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帮扶,鲁甸地震灾区的群众一定心怀“知恩、铭恩、感恩”之情,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一定会甩开膀子,在废墟上重新描绘自己的安居梦、发展梦和小康梦;鲁甸灾区也一定会涅槃重生,挺立于气势磅礴的乌蒙高原!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