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柑橘飘香千里联姻元江

 2016-12-08 15:25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兴文 唐远超)初冬的永善,已有几分寒意,而永善县黄华镇黄葛社区沙田坝村民刘应洲家中却是暖意融融。11月28日这天,刘家来了10多位玉溪的“不速之客”,他们不远千里到永善,究竟是来做什么的?这事还得从去年冬天说起。

一个约定,链接元江、永善农民产业合作路

云南通力企业董事长普仕林出生在玉溪市元江县一个美丽的彝家山寨,通过自身勤奋努力,考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以来,他先后创建了云南通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通力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云南通力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云南玉溪通力司法鉴定所,如今,他所创办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旗下员工共160多人。获得成功之后的普仕林对家乡元江县洼垤乡坡垤村的发展一直牵挂于心,他时常在想要为家乡群众办点实事。

2015年,经过普仕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了一个2000多万元的投资项目,开发坡垤村6000余亩荒山荒地,这让当地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荒山开出来了,发展种植什么产业才适合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普仕林听公司员工刘嘉焦说起她的家乡昭通永善出产的白桔和脐橙色香、味美、个大,在当地颇受欢迎,还远销到北京、四川等地。雷厉风行的普仕林当即决定带人到永善县考察学习白桔、脐橙种植技术。普仕林站在永善“白桔之父”刘应洲家的果园里,放眼田野,只见黄澄澄的白桔和脐橙挂满枝头。吃着香甜可口的白桔,听着刘应洲介绍白桔和脐橙的种植条件,普仕林认为元江县洼垤乡的地理区位、光热条件、土壤等都跟永善黄华十分相近,可以把永善的白桔引入玉溪元江种植。两人在果园里达成一个君子约定:明年冬天,普仕林再带人到永善购买苗木、种子,并由刘应洲向其传授白桔种植、嫁接技术。

一年过去了,普仕林如约而至,带来了元江县洼垤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刘应洲不遗余力地向他们传授了白桔种植、嫁接技术。一条元江、永善两地农民产业合作的脱贫致富路正式链接。

一种改变,开启黄华沙田坝村民产业致富梦

在黄华镇沿江一带,红桔种植历史久远,但随着品种退化,群众收入一年不如一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强,敢想敢做的刘应洲决定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寒冬已至,刘应洲孤身前往重庆柑桔研究所考察学习,踏上了寻求适合永善黄华沙田坝水果种植之路。

经过现场观摩,对比两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后,刘应洲决定大胆引进了白桔试种。三年后,他的“试验田”有了惊喜回报,色鲜、个大、味美的白桔在黄华面世。与老品种红桔相比,白桔无论是产量,还是色泽、个头、味道、价格都有明显优势,拿到街道更是一枝独秀,走俏市场。

试种成功后,刘应洲逐步将自家的10多亩老品种红桔进行了嫁接改良。同时,毫不吝啬将自己的发展成果向当地群众进行分享。他一边育苗供应,一边向村子里比较精灵的人传授柑桔嫁接技术。为了把白桔拓展发展到其他村子,刘应洲还带着他亲手教授出来的10多名嫁接“土专家”,到其他村去帮助群众进行老品种改良。短短五六年时间,老刘的白桔在黄葛社区得到普遍推广,当地的200多亩红桔全部改姓易名,换成白桔。

刘应洲靠种白桔起了家,从1991年,他办起了自己的苗圃园,每年出苗白桔苗近万株卖给当地群众栽种。那时候,仅靠育苗刘应洲就能年收入3万余元,在当地成了有名的“殷实户”。因白桔产量大、产值高,亩产值可达万元,刘应洲引种白桔不但富了自己,也带富了乡亲,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永善“白桔之父”。

一种相似,携手让永善白桔、脐橙永久飘香

永善白桔、脐橙以色泽鲜亮、肉质脆嫩、汁多化渣、甜酸适中等特点远近闻名,主要分布在永善县黄华、务基等沿江乡镇。

近年来,永善县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思路,调结构、兴产业、重管理,高质量建成了 “沿江百里脐橙带”,为移民区群众铺开了一条致富路。据当地农业部门消息,截至目前,永善脐橙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今年已挂果脐橙总产量预计可达3.2万吨。

正如当年刘应洲苦苦寻觅永善白桔和脐橙的种植技术一样,云南通力企业董事长普仕林和他有着相似的情怀,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脱贫攻坚路上,需要更多像刘应洲和普仕林一样敢想敢做、苦干实干的带头人。

隆冬时节,正是白桔和脐橙成熟的季节,进入永善县沿江乡镇,只见一片片黄绿相间的经济林果排列整齐,一个个“金灿灿”的“元宝”压弯枝头,硕果丰盈,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相信几年后,千里之外的元江县,也会出现相似的一幕,永善白桔、脐橙种植让更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