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产业培植”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2016-05-12 16:42  来源:

本网讯(通讯员 龙定江)2014年以来,永善县伍寨乡结合地广人稀和土地资源等优势,盘活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土地5560亩,引进公司2个,个体投资商9户,建立和培植4个玛卡种植基地,就近吸纳本地群众2000余人务工,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达1700余万元,玛卡种植还促进了消费增长,带动了伍寨餐饮、住宿、零售业等服务产业发展。这是该县大力培植高原特色产业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永善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思路,坚持把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来抓,坚持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相结合、常规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分户指导,调整结构、加大扶持,把精准扶贫工作向前推进。

伍寨乡认真落实“红色信贷”制度,将长海村作为“合作股份”试点,采取村民全体参与,以草场、牛羊、现金等方式统一入股的“畜牧庄园式”经营模式,及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党支部,下设理事会、监事会,负责做好日常事务,从整合草场20000亩,牛50头、羊500只,扩展到白云、中寨2个村30个村民小组,对1020头牛、1365只羊实行集中养殖,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着“上规模、增效益、做特色、强产业”的原则, 2014年,在新胜、伍寨两村(社区)共种植红富士苹果4953亩,预计2017年可实现全部挂果丰收,可实现收入2500万元; 2013-2014年种植辣椒2210亩,其中百亩连片样板基地3个,增加群众收入500万元。初步实现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优势互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实效,传统种植观念初步改变。

“今年来我们这里搞种植的老板很多,我们一家两口今年帮他们打工,收入达到3万元,很值啊!我还想跟着这些老板干两年,自己存点钱,学好种植技术,找好市场销路,我自已也要搞种植,我自家的土地有20多亩,种植洋芋荞子没得什么价值了,种植果蔬、药材我看市场前景很好。”长海村干海一组村民杨国明自信地说。

马楠乡创新扶贫机制,变扶贫“输血”式为“造血”式,走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品牌化路子,以国家扶持到户的项目、资金为引导,建立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种植、养殖、营销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自愿以土地、草场、自有财产等入股,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得、按股分红,改变马楠产业不成规模、资源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成本高、品牌建立难、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激发群众发展愿望和激情,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目前,马楠乡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建成运行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共有入社群众329户1316人;入股草场46000亩、土地2500亩,群众入股半细毛羊2205只、黄牛105头。

据发展最快的高坎子合作社理事长李成荣介绍,高坎子的半细毛羊繁殖性比较稳定,当前的900多只羊由当地有饲养经验的村民分10个小组放养管理,预计到2016年底合作社畜牧产值将达165万元,按40%的羊和全部的羊毛出售,户均可实现分红7900元,人均分红2650元,村集体分红60000元,到2020年,合作社社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0000元以上。

在长效产业上,马楠乡按照“山上猪牛羊、山下干果粮”的产业发展思路,科学制定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把核桃种植作为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态产业来抓,规模化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导,部门配合”的良好运作机制,努力做大做强核桃产业。2007年以来该乡已种植核桃25000亩,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些年来,我响应乡党委政府号召,先后在自己家的山坡地里栽植上了核桃树,现在我一共有9亩核桃树,已经有2.5亩挂果,去年核桃收入8000多元。今年核桃林长势喜人,预计收入可以增加;再过几年,新栽植的核桃树也将挂果,到那时,一年下来收入在3至4万元左右,核桃树真正成了我家的‘摇钱树’。”桃山村柏杨三社核桃种植大户陶光亮乐呵呵地说。

在短效产业上,乡党委政府立足区位优势,引进了一些适宜高寒冷凉地区种植的白菜、青菜、豌豆、水果萝卜等种子,实行“先试种,再铺开”的模式,在马楠、虹口、冷水、坪厂四个村种植高寒冷凉无公害蔬菜3000亩,产量达15324.2吨,“菜篮子”鼓足群众“钱袋子”。

水竹乡充分利用资源丰富和区位特殊的优势,紧紧围绕“生态发展、打造特色、科学管理、稳步推进”目标,采取立项目、建基地、扶大户等方式,大力研发提升和培植天麻种植、肉牛养殖、特色方竹、生态草原、试种沙棘等优势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全乡发展黄牛养殖3600头,羊养殖11000只,生猪养殖11700头;花椒种植面积8762亩,投产2857亩;核桃种植面积8097亩,投产3800亩;天麻种植面积2239亩,投产面积727亩;实施异地造林17000亩,方竹种植面积9366亩,沙棘种植面积达1980亩,养殖生态淡水鱼60000尾。

“我家共种植了20亩天麻,喂养了7头黄牛,今年下来估计收入在8万元左右。目前,我们村共有56户农户种植天麻70余亩,喂养黄牛58头,有的还在发展生猪、黑山羊等种植养殖业,预计今年可为群众创收50余万元。”水竹村中良子苗族村民小组长朱显高高兴地说。

茂林镇永安村是永善15个民族村之一,高寒冷凉、土质湿润。村党总支积极作为,找准自身优势,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动员农户广泛参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将3810亩耕地租赁给2个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规模化种植党参3100亩、玛卡600亩、秦艽500亩、重娄50亩等中药材,产值达400多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和群众“多赢”。

“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整合投入各项扶持资金3.5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农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362元提高到现在的3188.2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5%。为维护民族团结奋进、社会繁荣发展、治安稳定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