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翻两番 年均增长两位数 ——大关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16-04-04 10:00  来源:

◆通讯员 杨秀国

“十二五”期间,大关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住房越来越宽敞;城乡文化越来越繁荣,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农村公路越修越多,越来越多的农户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农村群众饮上了安全卫生水,人背马驮的饮水已成为了历史;农村电网惠及千家万户,许许多多的农村群众用上了电磁炉、电饭煲;农村孩子读小学、读初中不用交费,不愁读不起书、上不起学;农民生病不愁看不起病,医疗有了保障;摩托车、手机已不是农村群众的奢侈品,轿车等已开始进入农村家庭;城乡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生活越来越红火……

笔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十二五”末,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9.3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3倍,年均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亿元,年均增长18.2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亿元,年均增长15.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亿元,年均增长30.4%;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0070元、7025元,年均分别增长14.1%、2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十一五”末的32:29:39调整为23:36:41。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4.9%,烤烟创税4999万元。新种植核桃14.8万亩、笋用竹15.77万亩、中药材9.97万亩,建成果蔬基地4万亩。引进华曦牧业、乌撒牧业等涉农企业7户,养殖大户发展到972户,“两社一会”发展到183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53.24亿元。“十二五”末实现农业总产值9.51亿元,年均增长6.9%。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年均增长13.3%;完成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年均增长9%。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收储工业用地2000亩,建成园区油路2.57公里、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34户,规模以上企业达9户。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黄连河、罗汉坝景区总体规划,黄连河景区升级改造完成投资3.65亿元,黄连河生态园建成营业。扶持“两个10万元”企业93户,发放“助保贷”21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6273户,新增商品房面积29万平方米。“十二五”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亿元,年均增长15.3%。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五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7.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9倍。五年投资9.24亿元兴修各类水利工程5406件,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9.2万人,新增灌溉面积5.5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保证率提高到35.5%。麻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国道213线改造有序推进,硬化建制村公路305.7公里,新增公路里程2048公里,完成交通投资67.5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8倍。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2.31万户,消除茅草房9.6万平方米。建成500千伏甘顶变电站,完成县城电网升级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率达80%,移动电话网络基本覆盖全县。整合资金3.5亿元,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20个。加快县城升级改造,8个集镇完成“四个一”标准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33.7%,建设新农村示范点120个。实施封山育林14.18万亩,完成工程造林30.15万亩、低效林改造5.5万亩,义务植树225万株,治理石漠化12.6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乡镇“一水两污”工程有序推进。建成沼气池2.1万口、节柴灶9500眼,推广太阳能1350台。淘汰寿星水泥厂落后产能,完成昆钢水泥烟气脱硫工程建设。

群众实惠较多,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等政策,新建、改建和加固校舍24万平方米,排除危房6万平方米,学前教育入园率达62.02%,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62%。建设医疗用房3.75万平方米,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县医院顺利迁建并通过二甲医院评审,新农合报销补偿资金3.8亿元。深入实施送戏下乡、流动图书服务等文化惠民工程,完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兑现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等各项惠农补贴1.6亿元。发放“贷免扶补”资金511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97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县福利院、救助站和天星、木杆敬老院建成使用。发放各项救助资金3.15亿元,3.52万人享受城乡低保政策。投入扶贫资金1.7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5个、专项安居1347户,建设易地安置点17个,完成上高桥民族乡建设和悦乐、翠华连片特困地区开发项目,玉碗镇整乡推进项目有序推进,发放小额贴息信贷1.39亿元,有效解决3.97万名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省、市、县、乡镇4175名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贫困户。投资3097万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发放救济资金3320万元,完成灾后民房恢复重建6925户,发放“三权”抵押贷款2400万元。引进昆钢水泥、大鹏硅业、益康百草等项目43个,到位资金49.46亿元。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