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委联系专家“镇彝威革命老区行”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2016-08-16 17:48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啟勇)为切实将市委联系专家疗养休假活动与走访倾听社情民意、助力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进程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委联系专家进一步接地气、增底气、长灵气、得人气的同时,切实发挥好市委联系专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建言献策、献计出力的积极作用,8月8日至14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昭通市委联系专家“镇彝威革命老区行”活动,组织发动各级各类人才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本次活动中,专家们先后前往彝良县、镇雄县、威信县革命老区感受和体会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并深入三县部分村组和企业为当地相关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等“精准把脉”,通过现场观摩指导,开展主题培训会、座谈会、医疗义诊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献计出力、出谋划策。随后,专家组还前往泸州市进行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和借鉴先进经验。专家们表示,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贫困的收入思维和收入方式、需要科学技术的助力和致富的实践经验、需要变“输血”为“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一些贫困地区应积极探索“合作社+项目+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帮扶路子,凝聚大家的力量,助力贫困户脱贫出列。

针对产业脱贫中的养殖业发展,省委、市委联系专家、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成忠龙建议:“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必须要提前做好全面的规划。重点引导当地农户,吸收鼓励农户参与进来,根据农户自身情况确定种植、养殖数量。企业的发展要适度规模,切忌盲目扩大。”

“作为精准扶贫,重点要扎根于农村。市委提出,到2020年要全部打通50户以上的农村油路,建成外联内畅的公路网。首先,要制定50户以上自然村油路的标准,然后建成老百姓安全快捷便利的出行网,建成一个快捷方便的物联网(互联网+农村客运+农村电商)。并根据农户劳动力的情况培养行业能手,这也是农村脱贫出列的关键。”市委联系专家、市交通局副局长艾永练针对交通扶贫提出建议。

针对教育扶贫,市委联系专家、昭通学院副院长陈季林建议:“教育要真正发挥经济作用,最少需要15年至20年的时间。所以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沉得下心来,沉得住气,不要被所谓的指标牵着鼻子走。教育方针和经济发展不矛盾,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花10年、20年的时间沉下心来抓实教育,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永久动力。”

市委联系专家,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市电视台台长丁永权说:“这次市委联系专家老区行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的主题突出,点多面广,内容丰富,选点独到。各行各业专家就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模式、技术创新、基础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活动中发现了不少精准扶贫和大众创业的典型,这对我们电视台下步加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宣传增强了针对性。”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