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土地整治换新颜

 2016-10-22 09:39  来源:

◆通讯员 郭岸英 邓鸿雁

金秋十月,从彝良县城延东南方向驱车80多公里,便来到边远高寒的奎香苗族彝族乡。令笔者惊叹的是这片景色优美的高原坝子,曾是红军在滇东北用热血染就的一片红色热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战场。

站在坝子高处远眺,奎香乡寸田集镇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硬化路穿街而过,一处处新建的农渠在田间穿行,一幅幅土地平整地块引人注目,一座座蓄水池镶嵌在村落间。

从昔日的战场沿着乡间柏油路来到寸田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5万多奎香乡儿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传承红军斗志,弘扬长征精神,克服高寒、边远、基础差等困难,奋力拼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支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寸田村河沟组村民小组长潘忠华告诉笔者,寸田村的变迁得益于彝良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就是最好的例子。项目实施前,寸田村的土地比较集中,有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长的条件,但由于缺乏田间灌溉设施,旱季缺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现状道路条件差,运输成本大,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整治,给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谈到土地整治带来的变化,寸田村杨柳组村民刘永鹏深有感触。他说,过去出门上街办事非常艰难,特别是遇到下雨天,要等雨停晾晒两、三天路才出得成门,关键是路不通。现在大不一样了,6米宽水泥硬化路从家门口一直连通到彝镇(彝良县至镇雄县)公路上,再也不为出行难发愁啦。如今,从奎香乡至县城彝良角奎、到镇雄、上昭通城、过贵州,公路四通八达,是周边商业中心,村民们都住进了新房,村里的小轿车、摩托车也多了起来。

刘永鹏所说的水泥硬化路,就是县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整治项目内容之一。据县国土局土地整理中心负责人罗章义介绍,奎香乡寸田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已于2015年10月全部完成。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010.26公顷,完成灌溉与排水工程取水坝2座,引水干管8259米,蓄水池5322座,农用桥5座;改建、新建田间道路52条。项目实施后,实现了“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项目区生产条件和交通条件得以彻底改变,村民们手头宽裕了,生活质量大多有了改善。

奎香乡全乡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民种地收益,彝良县和奎香乡党委、政府把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作为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的有力抓手。2014年以来,全乡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5079.9万元,建设规模1428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44公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而且使奎香乡耕地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沟畅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固土保肥的高稳产农田,农民土地收益大幅增高。

寸田村党总支书记陈星鹏告诉笔者,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从雨龙山下寨沟引水下来解决了项目区土地灌溉问题,灌溉面积约13500亩,同时可解决项目区2万余人及3600余头大牲畜饮水问题。特别是寸田村集镇硬化道路建设,进入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的公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景象,到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