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交通扶贫铺就“致富路”

 2018-07-19 14: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以前路不通,摩托车都比较少见,现在交通条件改善了,小轿车、摩托车都直接开到了家门口。真的是路通了,生活就大变样了。”红山乡纸厂村的村委会委员冯利文感慨地说道。

  巧家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交通建设发展缓慢,交通建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村人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自脱贫攻坚号角在巧家吹响以来,巧家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2015年以来共实施村组公路硬化项目65个,里程750余公里,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规划村社硬化公路项目1183个4100余公里,覆盖辐射县域183个行政村(社区)3850余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建制村公路硬化率100%,通畅率100%,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出行难”和“行路难”的状况,并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奔小康的“致富路”。

加快交通建设 助推产业发展

“路不通的时候,我都是自己用牛车拉着核桃、花椒进城去卖。路远,拉来拉去核桃、花椒磨损也大,也不划算。老板压价收购,我也只能低价卖给他们,钱都赚不到。”红山乡天星村的村民杨洪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众所周知,“弯急坡陡”“泥泞难行”曾是制约红山乡发展的“瓶颈”。直到2015年,巧家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扶贫开发项目部署,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调研踏勘、构建规划设计工作力度,优化整合交通专项和扶贫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网的建设,2017年,红山乡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出门全靠走”的时代,通村硬化公路修到了田间地头。

杨洪意说:“路通了,老板直接开着车到家门口来收购,核桃、花椒有多少卖多少,再也不愁销路了。”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更是群众脱贫致富的的希望。2017年底,随着全县乡、村两级公路实施硬化全覆盖,带动了全县16个乡镇的花椒、核桃、马铃薯、生猪、肉牛等特色富民产业迅速发展,不少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让致富梦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走上了致富路。

“路通了,产业就活了。如今,中村村能够如期脱贫出列,得利于通村公路的畅通带动了大盆蔬菜、林下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中村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发德乐呵呵地说。

据介绍,农村交通条件的完善,也加快了全县寄递物流的发展,目前,全县16个乡镇实现了寄递物流全覆盖,方便群众物资进购和农特产品外卖营销,降低了群众购、销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

“农村路通了,才让我们有机会坐在家里面就可以有钱赚。现在我一边在网上卖农产品,一边帮大家寄存物件,每个月都有不错的收入。”大寨镇的刘巧说。

如今,随着农村公路通畅给群众带来的实惠逐渐凸显,“山货进城,城货进村”在巧家各乡镇已成为常态,不仅为巧家群众打通了产业路,更让群众享受到“致富路”修到了家门口带来的便捷,为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推进公路硬化 改善群众生活

 “以前路不通,运费比材料费贵,我都不敢想修房子的事情。现在真的住进了这又大又宽的房子,真的不敢相信。”白鹤滩镇巧家营社区的陈大爷说 。

2017年,巧家县按照“一事一议”模式启动实施了村组公路硬化800公里和新建项目1000公里。白鹤滩镇巧家营村农村通村公路也因此得到了硬化,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路通了,通的是幸福。路通了,每天来公路边走路、‘吹壳子’的人都多了,每天都很闹热。现在,大家一出门都可以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巧家营社区的村主任万太盛说。

如今,走进白鹤滩镇巧家营社区,建立在通村入户硬化公路两旁的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宾馆、餐馆、超市……应有尽有。

来源: 微巧家(李梅香)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评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