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苹果满城香

 2018-04-11 16:52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纪实

 

◆记者 陈元云 /文  通讯员 邓龙启 /图

78年前,吴镜漪博士将158株苹果树引入昭通,栽种在昭阳区洒渔镇白鹤村。

78年后,昭通苹果聚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以燎原之势红遍乌蒙,誉满神州。

昭通市昭鲁坝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光线充足、雨水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对于发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意见中,昭通被定为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1989年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1996年云南省政府将昭阳区列为优质苹果基地予以扶持,2005年省政府又将昭阳区低产苹果园改造项目予以立项扶持,2008年,昭通苹果被纳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昭通正式成立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综合试验站,为提升苹果产业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全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和西南片区果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2017年底,昭通苹果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30亿元,带动了30万贫困群众增收,昭通苹果已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果”。

目前,全市已有21.5万亩苹果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18.5万亩苹果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拥有年加工能力4万吨的苹果加工企业1家,冷藏库180余座,苹果储藏能力达1.51万吨,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当红”产业。

 

众致富的“金果果”

2018年4月8日,洒渔镇白鹤村,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空气清澈而透明,极目远望,漫山遍野的苹果树生机勃勃,一簇簇苹果花,在蓝天白云下拔蕊怒放,置身其间,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果园内,三五名农技师正在为苹果树“疏花疏果”,粉白色的苹果花在他们脚下铺了厚厚的一层。

“开花结果过多,养分供不应求,不仅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形成许多小果、次果,还会削弱树势,易受病害,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还会造成来年减产。”正在劳作的刘师傅告诉记者,“疏花疏果”是苹果树开花挂果时期的关键管理措施,每年的这个时候,除了果树本身的调节能力,使发育不良的花和幼果自然脱落外,还需摘除多余的花和果,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

“整个果园的年收益超过200万元。”刘师傅的家就在昭通苹果的主产区洒渔镇,他说,他们村里几乎家家种苹果,种植面积有从三五亩到数十亩不等,一年下来,收入多的有几十万元,少的也有两三万元。

此时,在另一边的昭阳区北闸镇邓子村,国家级昭通中心城市万亩苹果产业示范园内,农技师们手持小钢锯条,也正忙着为苹果树“疏通经脉”。

一株株新培植的苹果树苗,整齐地排列在蓝天下,一望无际。这里,是万亩苹果产业示范园的核心区。该苹果产业示范园涉及该镇邓子、海坝、红路、新田、北闸、白坡等五村一社区,计划种植苹果10000亩,其中核心区约4000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苹果种植、收购、加工、产出、销售为一体的苹果庄园,并成为展示昭通的形象窗口,这也是昭通苹果产业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助推脱贫攻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近年来,作为昭通苹果的主产区,昭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昭阳苹果产业发展,依托昭阳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带领30余万果农共同努力,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逐步扩大苹果基地种植规模,积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苹果产销协会和种植大户,使苹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为了实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助推脱贫,昭阳区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资金”的精准脱贫模式为统领、多种模式共同发展机制,创建苹果产业发展脱贫示范基地,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和产业贷款资金入股建设,在没有进入盛果期的前三年,按照股金10%的比例分红〈户均每年约7400元〉;在三年挂果进入丰产后,每年根据收益的40%按股分红,让搬迁群众获得收益;大力推行无公害苹果生产等技术标准,对17万亩老果园全面推行以果园环境改善、土壤有机质提升为核心的综合改造提升,通过高光效树型改造、拉枝缓势、土壤调酸、病虫防控、隔行间伐等技术应用,将神砂、华硕等早熟品种,红将军、富士2001等中熟品种,红富士、秦冠等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延长苹果上市供应期,不断提升苹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优质果率突破60%、农药使用量减少30%、节本增效超过10%的标准。

洒渔镇巡龙村的昭阳区柳树湾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3月,在合作社社长陈昌波的带领下,通过两年多的发展,合作社现有社员184户,有苹果种植基地1080亩,2016年基地苹果产量达2500吨,产值达1100万元。2017年苹果上市期间,合作社创建了电商平台,并与褚橙集团开展合作,共销售苹果两万多件。

洒渔镇巡龙二十八组的苹果种植大户张伟,1991年率先在家乡巡龙米田自然村连片种植苹果百余亩,2006年联络四方果农和各界精英建立了苹果产销协会,将苹果的生命周期及产供销串接起来,并于2006年带领9个协会会员投入两千多万元成功建起了洒渔苹果的专营市场,曾荣获农业部“神内良科技基金奖”……

位于昭阳区永丰镇、苏家院乡的海升集团现代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群众把土地流转给基地后,到示范园打工,平常的农事活,基地用工达150人,农事繁忙季节,用工更是超500人,一个家庭通过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到基地务工的年收入就有3万元左右。

截至2017年末,昭阳区苹果种植规模已达33万亩,总产值28.7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依靠苹果产业脱贫致富。 截至今年3月初,昭通市已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社64个,苹果种植户达12万户。

助力地方经济的“当红产业”

苹果产业化惠及的,不仅仅是果农。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昭通的苹果插上翅膀,走向世界。”每到秋天,红扑扑的苹果总会占据很多昭通人的朋友圈,大学生撒林露就是其中之一,利用互联网,他边读书边“叫卖”昭通苹果,短短两年,竟然成立了一个40人的销售团队,销售苹果两万多斤,不但赚取了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活费,还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2017年,我销售苹果赚了6万余元,今年准备再接再厉,大干一场。”在昭通做土特产生意的赵高艺女士,每到金秋季节,她也会盯紧自己的朋友圈,每天更新图说,发布信息,并亲自前往果园一线,采摘苹果、打包装箱,一家人常常忙到深夜。一年来,她网络的全国各地的客户及分销商数以千计,销售苹果6万余斤。

在苹果成熟的季节,昭通人朋友圈里一张张精美的苹果图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顾客。他们积极谋求新的经营理念,打开新的销售思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店、淘宝、天猫等互联网平台,组团为昭通苹果找销路,并在全国各地征寻代理人,利用微店进行线上推广,不少人通过“叫卖”昭通苹果,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这样的例子,只是昭通苹果产业链上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推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昭阳区始终把强化龙头引领作为有力抓手,引进陕西海升、国投中鲁、益宝、华时天农等30余户龙头企业,建设冷链物流市场,对苹果进行深度加工,建立苹果物联网和大数据联合应用平台,对苹果生产进行全过程溯源追踪。还开发了生肖、卡通、京剧脸谱、爱心等多种艺术苹果、礼品苹果以及富硒、富锌等营养保健苹果;围绕吴镜漪博士将苹果引入昭通的故事,挖掘苹果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果园和乡村旅游,提升苹果文化的魅力,增加苹果的附加值。同时还充分利用果树的废弃枝条,构建起“牧—沼—果—菌”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原优质苹果生产及加工基地、中国面向东盟的苹果供应基地和世界低纬度高原苹果标准化规模生产区。

目前,昭通苹果形成了以神砂、新红星、红富士为代表的早中晚熟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流通的完整产业链,已建成专业交易市场4个,其中洒渔集镇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苹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26万吨,发展经销大户300余家,组建产销合作社100余个,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10余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50余个;有辐射全国的“线上”交易网点200余个,年交易量达5000吨。此外还积极组织果品企业参加南博会、南亚食品展等展会经贸活动,与沃尔玛、家乐福等10余个大中型超市和专业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已出口到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注册“昭通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部认定“昭通苹果”地理标志等方式,昭阳区切实打造 “昭通苹果”过硬品牌,昭通苹果获“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和“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殊荣,广受好评。

2017年,昭通苹果产业列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将昭通乃至云南这一高原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成种植规模上百万亩、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百亿元产业。

同年10月28日,昭通农投公司的昭通苹果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一条源自新西兰的苹果分选线试机运行。

“昭通苹果要从土壤测量,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果园形象,品牌推广等方面组织专家定标准、定模式,一环扣一环,以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产业化推进昭通苹果。”2017年10月30日,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主持召开昭通苹果品牌推介会方案汇报会时,他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现在昭通苹果俨然成为一个‘当红产业’!打开昭通人的朋友圈,可以发现很多人在做微商,个个在卖昭通生态高原苹果。”今年3月11日,全国两会期间,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红苹果”变成了“金苹果”。

“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根据相关规划,昭通将遵循绿色生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跨越发展的原则,以建设百万亩苹果园并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支撑,加快推进昭阳中心城区建设,使苹果不仅成为一道集景观、一个产业,更成为昭通城市品牌和形象,实现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今天的苹果绝非昨天的苹果”。新发展蕴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据了解,至今年末,昭阳区将建成北闸和永丰两个万亩苹果产业园,建成苏家院、守望等4个标准化果园示范基地,到2020年将实现苹果种植面积46.6万亩。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昭阳区的发展定位,昭阳区全区上下正撸起袖子加油干,着力打造“苹果之城”。

如今的昭通中心城市,可谓是半城苹果满城香,正谱写着昭通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民生 昭阳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