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二哥”失业记

 2018-12-21 10: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杨长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水富县西南端大山深处的盐井村,活跃着一群靠力气背运物资获取收入养家糊口的人,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背二哥”。

集体生产时期,盐井村不通公路,只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可以到达村外。每年秋收季节,村集体都要向国家缴纳数十万公斤公粮,这些公粮全靠人力进行背运,那些身体好、力气大的村民就被抽派出来背公粮。天刚麻麻亮,他们就来到村里的粮管所背上过了磅的公粮沿着小路向乡里出发,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和背箱发出的“咕咕”声,“背二哥”身后的路越走越长。累了就用“拐耙儿”(有的地方又叫“打杵儿”,是一种临时歇气用的工具)杵在身后松松肩,渴了就在溪沟里喝口水,饿了就在路边小饭店吃顿饭,伍角钱一顿的饭菜在当时算是很“奢侈”的消费。从村里到乡里将近20公里的山路,“背二哥”们背着一百多斤公粮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待如数把公粮交给乡里的粮管站后,又从供销社将肥料、红粮、烟酒、布匹等物资背回村里。就这样背来背去,“背二哥”们的肩上、背上全是一层厚厚的老茧,但想着这活儿挣的“工分”比别人多、分得的钱粮就多,一家人就能吃饱一点,凡是体力好的人还是乐意当“背二哥”。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盐井村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土地承包到户,农民有了自主管理、经营的承包地,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修通了村里到乡里的第一条土公路,很多村民第一次见到汽车进村时比过年过节还高兴。自从村里有了通往村外的土公路,一辆汽车一次就能轻轻松松将四五吨重的物资运进运出,人们第一次亲眼见证了汽车运输的高效率。但那些靠力气养家糊口的“背二哥”们却感到了生存的“危机”。村里到乡里的公路虽然通了,但村内的交通设施还十分薄弱,没有通组公路、没有硬化人行路。于是“背二哥”们就转战村内,给农户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给基础设施建设运送河沙、碎石、水泥等建材,继续过着“背二哥”的生活,但“生意”却越来越淡,收入也越来越少,头脑灵活一点的“背二哥”就不得不开始转行。

九十年代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越来越大,盐井村的饮水、电力、通信、交通等设施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强大。修通了到自然村的公路,村民的出行、运输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开始改善居住条件,将低矮潮湿的杈杈房、茅草房、土墙房、窜架房、石墙房拆除修建钢混、砖混小楼房。但在山高坡陡的一些地方运送建房材料的车辆只能到达主公路,无法到达建房地点,大量的建材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运输,“背二哥”们的运输能力根本无法满足群众建房时运送材料的需求,于是“马帮”取代了“背二哥”,“背二哥”们渐渐“失业”退出舞台,被人们淡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盐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那些年,“背二哥”们曾经艰辛走过的崎岖山路早已不复存在,村里的交通和城里一样方便快捷。一米宽的人行便道硬化路连接千家万户,狭小的土公路变成了宽阔的硬化公路,到组公路实现全覆盖。群众家中的山货、特产从家门口就能通过车辆运到县城,农户在县城里购买的物资一两个小时就能运到家门口,有时就连曾经有名的“背二哥”买卖点东西他们也不愿重操旧业,在家里一个电话就轻松搞定。

曾经那些年轻力壮的“背二哥”们虽然先后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的“失业”,但如今他们却老有所养,日子过得很舒坦,笑得也很灿烂,正悠闲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硕果。那些曾经背“生意”用过的“背箱”和“拐耙儿”早已束之高阁成了教育子孙们吃苦耐劳的“传家宝”。

(作者供职于水富市太平镇)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40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