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80岁老人卢庆安的“护路”情

 2015-11-02 19:25  来源:鹤都晚刊

本网讯 通讯员 龙喜学 陈 洪 摄影报道 早晨七点刚过,家住永善县溪洛渡镇新拉村私堰六社的彝族老人卢庆安便扛上一把磨得锃亮光滑的锄头,轻轻掩上院门,来到贯穿村子的公路上,开始了他一天的护路工作。今年80岁的卢庆安身体硬朗,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乡亲们眼中,卢庆安在私堰、花秋一带,一直默默维修这条村组公路,整整坚持了5年,风雨无阻。

卢庆安所在的溪洛渡镇新拉村私堰六社地处高二半山区,1000多名群众的进出要道全是土路,晴天走在路上磕磕绊绊,一到下雨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人车难行。于是,卢老每天都要带上挖锄、铲子、撮箕等修路工具,走到哪儿修到哪儿,哪里不平垫哪里。

自2010年该村组公路修通以来,私堰3公里多的路况都装在了卢庆安的心里,哪个路段容易遭碾压形成坑塘,哪个拐弯路口车轮容易打滑……卢庆安都牢记在心,巡查“路况”、修坑补塘成为卢庆安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路修好了不管不行呀,这些包包坑坑挂车底盘,路修好点不只是方便周围人,也方便子孙后代嘛!” 卢庆安说。

“以前外面来的车子要去花秋社,认不得路,好多次都开到我家旁边的公路上来了。” 卢庆安说,蜘蛛网似的村组公路岔路口没有路标,给外地车辆、来访亲戚带来许多不便,很容易迷失方向走错路。为方便外来车辆不走错路,自己在岔路口一一设置了路标。如今,我们仍旧能看到简易的木牌上用油漆写着“团山”“花秋”等地名,并标明了路的方向。卢庆安说,有时遇到不熟路的外地人,自己还要热心带他们去目的地。

其实,年过八旬的卢庆安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与老伴操持着家务和耕种着两亩地,卢庆安觉得修路既锻炼了身体,又力所能及为大家做点事。而卢庆安年复一年的修路善举也得到村民们的认可,当地人都赞他“人善心好”。

“他很了不起,我们经常看到他一个人拿着工具修路,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 卢庆安79岁的堂弟卢庆华,对堂哥这几年坚持修路不计报酬的事儿很点赞,认为这是方便群众、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值得去做。

作为一名“义务护路工”,卢庆安从来没有想到要“退休”。

“只要还能劳动,我就要继续修路。” 卢庆安表示,要将自己的这项“义务”坚持到底,希望周围村民一起动起手来,合力维护好家门口的路。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